吃啥掰我一块 作品

第282章 里应外合

陈默没急着说话,走到投影幕布前,仔细看着那几张现场照片。 照片是胶卷洗印的,色彩有些失真,但细节还算清晰。他目光在那些被撬开的抽屉、被搬开的保险柜底座上停留。手法利落,目标明确。一种强烈的熟悉感涌上心头。

前世,大概是几年后,邻省打掉过一个极其专业的入室盗窃团伙,他们的作案模式……和眼前这如出一辙!

“汪局,各位,”陈默转过身,声音平静但清晰,“这伙人,不是普通的贼。他们计划周密,分工明确,而且,很可能早就‘住’进了锦绣家园。”

“住进来?什么意思?”彭欣力疑惑道。

“我的意思是,”陈默手指点了点幕布上锦绣家园的俯瞰图,“他们很可能利用了小区内部的身份做掩护。保安、保洁、物业维修工、甚至送水工、送奶工……任何可以合理进出小区,接触业主,并且不会引起太多注意的身份。”

会议室里一阵低低的议论。这个思路很新奇,他们之前的排查重点一直在外部可疑人员流窜作案上。

“理由呢?”汪军沉声问,眼神锐利。

“理由有三点。”陈默条理清晰,“第一,对业主行踪的精准掌握。没有内应,仅靠外部观察,很难精确知道哪家哪户何时长时间无人,尤其是这些业主作息并非完全规律。”

“第二,对室内环境的熟悉。他们拿走的都是相对隐蔽但价值极高的物品,比如藏在衣帽间暗格里的金条,书房书柜夹层里的古玉,说明踩点非常充分,知道东西在哪。”

“第三,现场处理的‘专业’。不留痕迹,避开监控,这需要事先对环境极其熟悉,知道监控死角,知道物业巡逻时间。能做到这些,必须是熟悉小区内部运作,甚至能接触到某些内部信息的人。”

陈默顿了顿,加重语气:“尤其是第二点。没有内部身份的掩护,如何能多次、深入地进入业主家中进行如此细致的踩点?仅仅依靠冒充维修或者快递?次数多了,风险太大,容易暴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