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啥掰我一块 作品
第344章 双管齐下(第2页)
“没有指纹,没有特殊残留物,没有目击者……案发时天还没亮透,街上几乎没人。”
“我们查了几个月,走访了无数人,排查了所有可能跟孙大勇有矛盾的人,包括公交公司内部、他家的社会关系……一无所获!”
陈默沉默地翻看着厚厚的排查记录和走访报告。正如周建国所说,卷宗规整详细,记录了大量工作,但核心信息——指向凶手的线索,一片空白。这正是积案形成的原因。
他放下卷宗,目光再次投向那些现场照片,尤其是那张被炸毁的垃圾桶照片,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
陈默开口,声音沉静,“周局,有个关键点。从爆炸装置安放的位置和触发方式来看,凶手的‘目标’应该是公交车本身,或者是某个时间点大量聚集在站台的乘客。”
“孙大勇只是不幸在错误的时间,触发了它。”
周建国沉重地点点头:“我们也这么推测过。凶手想制造更大的伤亡和恐慌。”
“但为什么只炸了一次?”陈默抛出了核心问题,眼神锐利,“这种带有明显报复社会倾向、意图制造大规模伤亡的爆炸案,凶手一次‘失手’后,按常理,只要没被抓,他极大概率会再次尝试,直到‘成功’或者被阻止。”“比如我们广华市之前那个周志刚。”
“但安永县,这五年来,风平浪静。”
会议室里一片寂静,所有干警的目光都集中在陈默身上。
“凶手中止了作案,”陈默继续分析,逻辑清晰,“原因不外乎几种:第一,他的自由突然受到了限制——比如案发后不久,因为其他案子被逮捕、拘留了,或者重病、意外身亡。”
“第二,他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剧变,失去了继续作案的条件或动机——比如突然举家搬迁离开安永,或者生活中出现了重大转折,情绪趋于稳定。”
“第三……”陈默顿了顿,“他最初的作案动机可能带有很强的临时性和指向性,比如就是针对公交公司或孙大勇个人的极端报复,爆炸未按计划发生,他可能认为‘目的’已经达到,或者发现风险过大而收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