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必须送孩子上学(第2页)
再说了,功名哪有那么好考取?就算是考上秀才,都是很难的。
那些大户人家,请的都是最好的先生,读书的条件也是最好的,上一辈的眼界和天资都比我们这种庄户人家高得多,我们拿什么和人家比?
根本没有什么优势脱颖而出。”
江小娥这一番话,说得灶房里的几个人都愣住了。
她们几个确实都有一个念头——只要把孩子送去念书了,孩子努努力,就可以金榜题名,光宗耀祖。
可江小娥说得没错,她们凭啥觉得送了孩子去念书,孩子就能压过那些大户人家的孩子?
每一年考试的学子那么多,榜上题名的就那么一点,她们的孩子确实看起来也没有任何天赋异禀的地方……
且不说那教书先生水平如何,光是启蒙,都比大户人家的孩子启蒙得晚。
那——
还有必要送孩子去念书吗?
就像江小娥说的,送去念书,不但不能帮家里做事了,还得每个月送10文钱到学堂去!
看起来真的有些不划算。
刚刚突然高涨的激情,瞬间转化成了迷茫。
伍婶有些茫然地问道:“那,我们还送孩子去念书吗?”
“送!我一定要送大壮二壮去念书。 以前太贵,想办法都凑不到那么多银子。
现在老三帮大家做了一件这么好的事,一个月只要花10文钱就可以断文识字了,怎么能不去?
他们去上学落下的事,我和孩子他爹多干点就是了。
家业都是一点点积累出来的。
念书这件事也一样,哪怕没能榜上题名,能多识些字,多明些道理,也是好的。
念书的好处又不是只有求功名。
太多地方用得上了。
大壮二壮必须上学!”
陆家二婶李阳春一直是个脾气温和的人。
但是她这几句话说得格外用力,像是说给大家听的,也像是说给自己听的,更像是说给老太太听的。
老太太当年反对李氏送老三上学的事,她比谁都清楚。
她有些担心被江小娥这样一闹,老太太等下觉得江小娥说得有道理,就不让大壮二壮去上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