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她的建议(第2页)

里正听到他说,有些村只分配了几十个流民时,内心五味杂陈。

不知道到底该为有福村有能力安置更多流民欣慰,还是为突然多了这么多流民而发愁。

“县令大人所言极是。

这也是我建议让城里的商贾更多参与进来的主要原因。

感觉操作起来会比全部安置到农村更为容易。

为了顺利实施,可以同时推进两套赏罚分明的方案——

一套方案是及时鼓励和奖赏积极安置流民和捐钱的商贾;

另一套方案是针对那种有钱有能力,但是不肯站出来为县里出一份力的商贾。

对于这种商贾,县令大人可以直接给他们分配任务。

比如必须把流民安排到酒楼打杂,解决每日的吃饭住宿问题并每日结算工钱。

包括各村里的员外们,家里也可以适当安排一些流民,至于他们是让流民建房屋还是种庄稼,都随便员外们安排就好······

唯一要注意的就是,给流民的工钱必须每日结算。

流民会比一般人更没有安全感。

每日有工钱领取,会让他们更有安全感。 那些商贾要是完不成派发的任务,可以罚款。

然后拿着罚款的银钱买粮食救济流民。

既然好好哄着他们配合以工代赈的政令,他们不听,那么便强制以工代赈!”

县令一拍巴掌,大喝一声:“妙啊!”

陆有凤考虑得很周到,有些商贾圆滑得很,肯定会推三阻四、阳奉阴违。

有了相应的惩罚措施,商贾们可能就会表现得积极主动很多——没必要敬酒不吃,吃罚酒嘛!

“等城里安置完流民后,再把剩余部分流民安置到各个村,任务就变轻了。

而且,针对各村的流民安置,我也有一个不太成熟的想法……”

见陆有凤说到这里停了下来,县令催促道:

“愿闻其详。”

“我想建议,流民到了各村后,必须参与劳动和生产。

前几日,我去了一趟北市。

可能是整个长宁郡的气候和土壤,很适合魔芋生长的缘故,好多山的背阴面都长着魔芋。

现在正是魔芋成熟的季节,可以让有魔芋的村的里正,优先安排流民去挖魔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