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第2页)
“谢大人,该用膳了。” 小吏捧着食盒推门而入,见满地狼藉的卷宗,脸色微变,“您这样查下去,怕是……” 话音未落,窗外突然传来重物坠地声。谢渊疾步而出,正见工部主事李大人带着几名衙役,将几箱卷宗往马车上搬运。
“李大人这是要去哪儿?” 谢渊拦住马车,目光扫过箱上 “元兴八年漕运档” 字样。李大人皮笑肉不笑:“谢大人初来乍到,不知规矩?这些陈年旧档,早该送去焚毁了。” 说着,示意衙役驱赶。
谢渊猛地抽出箱中一卷,泛黄的纸页间,漕米损耗记录触目惊心:“扬州至吴都段,损耗率竟达七成?可《漕运规例》明令损耗不得过一成!” 他展开卷宗,手指点在某个名字上,“李大人,这押运官‘王有财’,可是您嫡亲外甥?”
李大人脸色骤变,恼羞成怒:“大胆!竟敢污蔑上官!来人,将这狂徒拿下!” 衙役们一拥而上,谢渊却不退反进,从怀中掏出永熙帝钦点他参与漕运改制的敕令:“我奉陛下旨意彻查漕运,李大人若心中无愧,为何急于销毁证据?”
僵持间,一道清朗声音传来:“都住手!” 太学博士陆凯分开人群,手中折扇轻摇,“谢大人乃陛下亲点的漕运改制官,李主事如此行径,莫不是心中有鬼?” 他目光扫过李大人惨白的脸,转向谢渊,“听闻谢大人发现《皇城修缮志》的蹊跷?某对营造之术略有研究,可否一同参详?”
当夜,谢府书房内,陆凯与谢渊将卷宗铺满长案。烛火摇曳间,陆凯指着某处批注:“你看这‘地基沉降,需重修’,字迹与元兴九年的记载明显不同,且所用物料数量,足足翻了三倍。” 他压低声音,“工部这些年,借着修缮之名,行贪墨之实,怕是连皇宫地砖下,都藏着不少‘油水’。”
谢渊握紧拳头,想起殿试时百姓困苦的画面:“陆兄,此等蛀虫不除,吴国危矣。” 两人商议至天明,定下计策 —— 先从西华门地砖入手,查验现存物料,再顺藤摸瓜,彻查漕运与修缮背后的利益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