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灯轻剑斩黄泉 作品
第17章 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第2页)
卯时初,太学博士陆凯翻墙而入,衣摆还沾着露水:\"典籍室走水时,太府寺的人正在后巷搬运木箱,箱角露出的正是越国锦缎。\" 他展开一幅布防图,\"王崇年调了五百府兵入驻工地,名义上是护修,实则\"
\"实则是转移弩箭。\" 谢渊指着残页上的焦痕,\"李大人宴席上提到的地基木箱,里面装的不是建材,是越国的连弩。他们怕我查到此节,所以先烧账册,再派死士。\" 他忽然想起白日在火场见到的皂隶,腰间银鱼牌刻着极小的 \"王\" 字 —— 正是王崇年的私兵标记。
未时三刻,谢渊乔装成运水工,混入工地。地基处的工匠们正被府兵驱赶,新挖出的木箱整齐排列,铁锁上的火漆印显示着 \"越州制造\"。他刚要接近,肩头突然被人按住,回头竟是陆凯的书童:\"公子,后巷有工匠要见你,说是知道弩箭下落\"
行至僻静处,那人突然抽出短刀,刀刃泛着蓝汪汪的毒光。谢渊早有防备,侧身闪过,镇纸击中对方手腕:\"说!是谁派你来的?\" 刺客咬碎口中毒囊,倒地前只来得及吐出 \"太府寺\" 三字。
是夜,谢渊在《吴律贼盗篇》中查到:\"诸造蓄禁兵器者,绞。\" 他对照父亲遗留的《吴越兵器谱》,发现工地木箱中的连弩,正是越国最新式的 \"穿云弩\",射程可达百步,与《越绝书》记载的 \"劲弩之士,重于千金\" 完全吻合。
\"大人,西华门传来消息!\" 老周浑身是血地闯入,\"府兵以 " 查奸细 " 为名,活埋了三个知晓弩箭一事的工匠\" 话未说完,院外传来马蹄声,二十余骑黑衣人将谢府团团围住,为首者正是太府寺卿王崇年的亲卫。
谢渊望着院墙上的寒梅,忽然想起父亲在狱中刻在墙壁上的句子:\"寒梅岂惧风雪压,自有清香破雾来。\" 他将重要账册藏入母亲准备的夹层,那是当年父亲设计的机关,外人绝难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