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灯轻剑斩黄泉 作品

第29章 罪疑惟轻,功疑惟重;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第2页)

\"谢卿所查,朕已尽知。\" 永熙帝的声音里带着疲惫,却暗藏锋芒,\"太府寺卿王崇年,借‘物料折耗’之名行贪腐之实,私扣工食银百万两,致万千匠人冻饿而死;更私造兵器模具,资敌越州,其罪当诛。\" 他望向阶下颤抖的王崇年,\"然念及元兴朝旧臣,着革职下狱,候三法司详审。\"

殿中忠臣齐齐叩首,唯有谢渊注意到,皇帝在 \"旧臣\" 二字上略有停顿 —— 这是给襄王党留有余地的政治权衡。果然,永熙帝话锋一转:\"萧氏官窑既涉模具私造,着襄王派使者进京解释,其封地砖窑暂行收归工部直管。\"

\"陛下明鉴!\" 谢渊趁机呈上《治贪十策》,\"臣请立‘证据确凿制’,凡涉贪腐案,必以账册、实物、人证三相合为定谳;更请开‘匠人言事局’,许基层工匠直陈工食利弊。\" 他指向殿角陈列的砖块,\"此砖所刻‘顺兴号船单’,正是越商走私的铁证,可见证据于治贪,犹眼目于行路。\"

永熙帝接过策论,目光落在末章 \"寒梅映雪,非一日之寒;祛腐生肌,需累年之功\",忽然想起泰昌帝临终前的话:\"若谢氏有后,必能持正破贪。\" 他提笔批下 \"准奏\" 二字,用的正是泰昌朝遗留的寒梅印泥:\"朕擢你为工部右侍郎,兼署三法司,着你一月内彻查太府寺余党,尤其越商密约所涉官员。\"

退朝时,陆凯悄悄拉住谢渊,袖中塞来扬州急报:\"襄王私兵已向京城移动,旗号正是北斗纹。\" 谢渊抚过腰间玉佩,忽然轻笑:\"北斗纹模具既毁,他们纵有私兵,也造不出穿云弩。\" 他望向宫墙外渐暗的天色,\"真正的危机,在越州水军 —— 他们等的,是襄王打开城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