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灯轻剑斩黄泉 作品
第37章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第2页)
\"大人,匠人们听说您要砖纹,都争着拓印。\" 书童福生递上的绵纸拓片还带着体温,\"萧\" 字砖底部的七道砂痕呈北斗状分布,每道痕的深浅都与父亲残图上的标注对应。谢渊将拓片覆在残图砖模处,砂痕与弩箭模具承力点的重合,让他眼前浮现出父亲在天牢的血书:\"砖窑每烧一块砖,就是给越人铸一支箭。\"
未时三刻,致仕工部尚书陈垣的书房里,檀香混着霉味扑面而来。老人的手在残图边缘轻轻摩挲,浑浊的眼睛突然泛起泪光:\"你父亲当年查海塘案,曾拿半块砖来问我 —— 砖底砂眼分布像极了弩箭模具。\" 他从樟木箱底取出旧砖,砖面 \"萧\" 字缺了右上角,正是元兴二十年护城河砖的特征,\"那时他说,萧氏官窑的砖纹里藏着刀兵,谁想话音未落\" 老人的声音突然哽咽,布满老茧的手指抚过砖底砂眼,仿佛在抚摸老友的伤痕。
片尾
酉时初刻,值房案头的三盏油灯将谢渊的影子投在墙上,恍若父亲当年在漕运图前的剪影。他将残图、拓片、兵器谱并列,七处砂眼连成的直线直指地图上的萧氏官窑,终于明白典籍室账册里所有 \"七\" 的尾数,原是模具与弩箭的兑换密码。太府寺每报七块砖的折耗,就是向越州输送一套模具,换来一箱弩箭。
周勉老臣的密信送来时,谢渊正在比对《官窑物料单》。\"年贡砖料十万块,实造模具一万套\" 的记载,与兵器谱 \"每套模具造十支弩箭\" 的说明严丝合缝。他忽然想起父亲曾说 \"数字会说谎,砖不会\",此刻这些冰冷的数字,终于在旧砖与拓片的佐证下,变成了匠人血泪的计量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