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灯轻剑斩黄泉 作品
第46章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第2页)
\"大人,图纸上是萧氏官窑到越州港的水路,\" 福生的声音在发抖,\"暗线经过的 " 丙巳位 ",正是私兵暗堡的坐标。\" 谢渊小心展开残图,图角残章显形:\"砖模即兵符\" 五字,笔锋带着焦痕,却与父亲残图上的字迹如出一辙。
更漏声中,谢渊比对模具砂眼与地砖暗纹,发现每道砂眼的深度都对应着弩箭的穿甲力参数 —— 原来砖模的北斗纹不仅是分赃暗号,更是兵器铸造的技术密码。窑主指甲缝里嵌着的越州锦缎碎屑,与李邦彦宴客桌围、典籍室账册的材质完全相同。
\"大人,\" 福生从模具缝隙中摸出半枚火漆印,\"北斗纹缺了摇光星,和襄王封地的私铸印信一致。\" 谢渊望着印泥上的焦痕,忽然想起泰昌帝血诏中的警示:\"若见北斗缺摇光,必是藩王私铸时。\"
片尾
子时初刻,谢渊坐在窑口残砖上,借着火折子的微光绘制模具图。废弃模具的排列方式,竟与舆图上的私兵驻地形成北斗阵列,每具模具的 \"丙巳\" 刻痕,对应着《匠人花名册》中被灭口的匠人编号。他忽然明白,砖窑既是兵器作坊,也是匠人坟墓 —— 那些被记为 \"病故\" 的名字,都成了模具上的一道刻痕。
更漏声中,玄夜卫的马蹄声渐近。谢渊将残图与模具拓片收入袖中,窑主掌心的 \"萧\" 字在月光下泛着青白,仿佛在诉说:萧氏官窑的 \"萧\",不是藩王姓氏,而是匠人血书。他忽然想起父亲在天牢写的《窑火论》:\"窑火可焚其身,不可焚其证;砖模能铸兵器,不能铸其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