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灯轻剑斩黄泉 作品
第47章 凡宫殿、城垣、兵器,咸经度之(第3页)
\"大人,玄夜卫在萧氏官窑发现地道,\" 书童福生的声音带着兴奋,\"直通襄王封地,地道里堆满带北斗纹的砖模。\" 谢渊望着舆图上的地道走向,忽然冷笑:他们以为用鎏金砖模、藩王特权就能掩盖罪行,却不知每一道砂眼、每一个名字,都在将他们的罪行公之于众。
酉时初刻,谢渊在值房写下《砖价疏》,笔尖在 \"襄王私军\" 四字上停顿三息。他知道,这封奏疏递入朝堂,面对的将不只是工部侍郎的威胁,更是整个藩王势力的反扑。但想起窑主掌心的 \"萧\" 字、陈大柱胸口的刀疤,终于提笔落下:\"砖价之浮,浮的是匠人血汗;藩王之威,威的是国法纲常。臣宁为碎玉,不为全瓦,必查此事到底。\"
太府寺后堂,何文焕盯着密探送来的《砖价疏》草稿,手指在 \"碎玉全瓦\" 四字上颤抖。他记得元兴帝临终前的警告:\"藩王掌兵,必乱朝纲。\" 却不想,自己竟成了乱纲之人的棋子。案头未销毁的《私军布防图》上,萧氏官窑的地道网与他袖口的北斗纹刺青,形成了最刺目的贪腐印记。
戌时初刻,谢渊独自站在宫门前,月光照在鎏金砖模的拓片上,砂眼排列成寒梅的形状。他忽然明白,父亲当年未竟的寒梅之志,正需要他用这堂前对峙的勇气、这拒不低头的刚劲,在藩王权势的重压下,硬生生闯出一条查案的血路 —— 哪怕千磨万击,哪怕风刀霜剑,也要让匠人骨血凝成的证据,在朝堂之上,绽放出最清亮的光芒。
(本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