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灯轻剑斩黄泉 作品

第51章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第2页)

谢渊反手扣住他肘间麻筋,指节因用力而泛白:\"《吴律工律》卷十二载:" 凡役使工匠,每日工食米一升,敢有折耗过三者,笞五十,追赔粮款。"\" 他的目光扫过张三麻子腰间革囊,\"你革囊里的银钱,可是民工们的口粮所化?还是说,\" 顿了顿,目光落在对方颤抖的手指上,\"是越州商队的买路钱?\"

工棚阴影里,老民工李三佝偻着脊背蹲在夯土堆旁,手中破碗接不住抖落的木屑,簌簌掉在补丁摞补丁的裤腿上。他年约六旬,双手布满老茧,指甲缝里嵌着永远洗不掉的砖灰:\"大人您看,\" 举起饼子,声音哽咽,\"这饼子能立在地上不倒,去年腊月,张三麻子说粮船遭了水匪,其实是\" 突然剧烈咳嗽,瘦骨嶙峋的脊背弓成虾米,咳出的血沫染红饼边。

谢渊接过老人手中的饼,触感如同砖石,饼心处嵌着半片碎瓷,边缘锋利如刀 —— 这不是误食,而是故意掺入以充重量。更令他心惊的是,饼中隐约可见靛青痕迹,与三日前在太府寺粮库所见越州锦缎的染料如出一辙。\"李老伯,\" 谢渊放柔声音,\"这样的饼,您吃了多久?\"

\"三年零四个月,\" 李三伸出左手,掌心三道疤痕触目惊心,\"上个月我家虎娃吃了这饼,夜里疼得满地打滚\" 话未说完,工棚外传来鞭响和惨叫,一个十四五岁的小民工被抽得跌倒在泥地里,手中碎饼沾满泥沙。

\"大人,\" 书童福生从炊事房的糠堆里翻出账本,指尖在泛黄的纸页上颤抖,\"自元兴二十年起,工地工食银每石折银二两,实发仅三钱,差额处都盖着 " 太府寺右曹备用 " 的火漆印。\" 账本最后一页,用炭笔歪歪扭扭绘着弩箭与粮袋的兑换比:\"十石粮换一具弩机,由萧氏官窑转运。\" 旁边小字标注:\"张三麻子每石抽七钱,右曹王大人抽三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