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灯轻剑斩黄泉 作品

第68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第2页)

\"泰昌帝说,\" 陈大柱从怀里掏出半块砖模\",每块砖模藏一句密语,凑齐七块,便能拼出当年的血谏疏\" 他忽然掀起裤脚,小腿上的北斗纹刺青下,隐约可见 \"丙巳 - 零一\" 的刻痕,\"我是海塘案唯一活下来的模匠,当年他们打断我的右手,我用左手刻下了这些\"

谢渊的喉间发紧,想起骸骨墙上那具戴银镯的骸骨,掌心编号正是 \"丙巳 - 01\"。他将陈大柱带来的砖模、半片竹简与残页拼合,发现三者边缘的寒梅纹暗刻竟能连成完整的泰昌帝印鉴。

片尾

未时初刻,值房内的阳光斜照砖模,谢渊忽然发现模底的北斗纹缺角,与竹简暗语的箭头指向完全一致。他取出父亲遗留的青铜钥匙,钥匙孔的寒梅纹与砖模暗刻轻轻相扣,一道细缝中露出半片纸角 —— 正是泰昌帝密旨的残页。

\"萧氏官窑砖纹有异\" 谢渊念出拼合后的第一句,字迹突然转为血书,\"若朕不测,着匠人将证据化整为零,藏于砖模、粮票、密档\" 密旨末页,泰昌帝的朱砂手印清晰可见,指纹里嵌着砖窑的红土,与陈大柱掌心的烫疤完全吻合。

陈大柱望着密旨,老泪纵横:\"那年腊月,泰昌帝微服来砖窑,说要给匠人换冬衣,其实是教我们刻密语\" 他掏出褪色的粮票,背面用砖灰画着萧氏官窑的地道图,\"这粮票上的寒梅纹,就是开启地道的钥匙\"

申时初刻,谢渊站在老槐树下,望着陈大柱离去的背影。老人的布鞋沾满砖灰,与二十年前父亲血书中的描述分毫不差。他忽然明白,所谓 \"少小离家\",离的是太平世道,\"老大回\" 时,带回的是整整一代人用血泪守护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