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灯轻剑斩黄泉 作品

第70章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第2页)

殿外忽起山呼,数千匠人跪叩丹墀,手中砖模举过头顶,模底 \"冤清 正\" 等字拼成巨大北斗阵,初升的太阳恰好落在阵眼处的 \"谢\" 字上。老瓦作陈大柱膝行向前,呈上染血的砖刀:\"陛下,这把刀断了三任模匠的手指,却刻下了泰昌帝的密旨\"

谢渊望着匠人手中的砖模,模底 \"丙巳 - 零一\" 的刻痕与他袖中弩箭完全一致:\"这些砖模曾是贪腐者的兵器,如今却是匠人清白的丰碑。二十年来,他们被记为 " 病故 ",被封入砖窑,被弩箭刻名 ——\" 他的声音突然哽咽,\"可他们用骨血刻下的证据,用生命守护的密语,终于在今日,重见天日。\"

片尾

辰时初刻,永熙帝猛然起身,冕旒撞击玉磬发出清响:\"玄夜卫听旨!臣在!\" 指挥使抱拳,腰间银鱼牌的寒梅纹与匠人砖模遥相呼应。\"着即查封萧氏官窑,缉拿襄王党羽王崇年、林老板等!\" 永熙帝的手指划过《襄王密约》,\"此约刻着萧漓的蟠龙印,断不可轻饶!\" 他望向谢渊,目光柔和,\"谢卿之父谢明修,当年血谏非虚,朕当追封其为 " 清忠伯 ",入祀贤良祠。\"

殿外传来山呼 \"万岁\",匠人陈大柱擦拭着砖模上的泪渍,模底 \"冤\" 字在阳光下竟显出血色 —— 那是二十年前他父亲刻下的最后一笔。谢渊望着这一幕,忽然想起父亲在天牢的血书:\"民之骨,国之基也。\" 此刻匠人手中的砖模,终于不再是任人践踏的工具,而是刻着自己名字的丰碑。

巳时初刻,太府寺后堂,王崇年望着闯入的玄夜卫,颤抖着将银鱼牌扔向火盆。牌背的北斗纹在火焰中扭曲,恰如他二十年来的贪腐轨迹。当银鱼牌化作飞灰,他忽然笑了 —— 笑自己终究败在匠人手中,败在那些被他视为蝼蚁的骨血证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