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灯轻剑斩黄泉 作品

第83章 墨痕未干血痕湿,青史谁书壮士名(第2页)

谢渊的目光落在 \"粮船夹带兵器者斩\" 的条款上,宣德年间的陈年老纸泛着温润光泽,却掩不住字里行间的血腥气。他忽然想起天牢石壁上父亲刻的 \"丙巳位砖窑有乾坤\",指尖划过条陈上的漕运路线图,丙巳位恰是粮船北上的必经之地 —— 那里既是三百匠人埋骨的砖窑,更是私军粮草转运的咽喉。

\"学士请看,\" 谢渊展开《兵器铸造账》,\"元兴十七年冬,每铸造十具弩机,必有七石粮从砖窑运往襄王封地,尾数 " 七" 字与银锭分赃、越商密信完全吻合。\" 他指着条陈中 \"匠人按名领粮\" 的条款,\"父亲当年要在粮袋刻匠人姓名,让每粒米都带着铸箭者的冤魂,他们如何不怕?\"

窗外传来此起彼伏的砖刀声,二十名匠人抬着新刻的砖模穿过月洞门,模底 \"粮\" 字用砖窑红土填色,与条陈上的朱砂批注遥相呼应。谢渊认得这些砖模,正是第一集在李邦彦密室发现的北斗纹模具,模底的 \"丙巳 - xx\" 编号,此刻正与条陈上的粮船路线形成密语。

片尾:

酉时初刻,值房内的醋盏腾起细雾。谢渊将条陈置于暖阁熏蒸,纸页夹层的密蜡残页渐渐显形,浅青色墨迹勾勒出襄王别苑的飞檐斗拱,七处粮仓标记用北斗纹串联,每处旁边都注着银锭铸造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