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相逢不语,一朵芙蓉着秋雨
卷首语 《吴会要钱币考》载:\"钱文缺笔之制,始于春秋吴子阖闾十年。时伍子胥治吴,铸 " 吴越通宝 ",面文 " 吴" 字去右肩三划,以示敬贤避讳。至泰昌朝,圣躬亲定寒梅纹为钱背徽记,五瓣舒展如清吏风骨,非御赐者不得擅用,着《钱法疏》明载:" 寒梅正,则钱法正;钱法正,则国运正。"\" 永熙三年孟冬,九皇子萧栎执春秋钱纹为引,于御花园设下谜局;青年刑部主事谢渊承父志而察秋毫,借缺笔钱文窥破贪腐玄机。当千年钱法遭逢末世乱象,且看这一场初晤如何让三尺风筝线系住国运命脉,使半阙钱纹成为破局锁钥,在玉壶冰鉴与铜臭墨污的碰撞中,掀开大吴钱法崩颓的血色序幕。
相逢不语,一朵芙蓉着秋雨
永熙三年十一月初七,朔风初起。御花园的朱砂桥畔,垂枝梅正吐着朱砂蕊,细雪沾在虬曲枝桠上,宛如未干的血渍。九皇子萧栎身着月白缠枝梅纹锦袍,袖摆绣着十二道竹骨纹,正逆风奔跑,手中 \"吴越飞鹞\" 的十二道竹骨将丈二绢面送入云端,\"吴越通宝\" 钱纹在铅灰色天幕下时隐时现,\"吴\" 字右肩的缺笔如同旧年刀疤,在风中摇曳。
谢渊的皂靴刚踏上九曲桥,腰间玉具剑的丝绦突然一紧,抬眼便见少年皇子握着缠花线轴转身,墨玉簪子簪着鸦青鬓发,眉梢微挑,唇角含笑却不达眼底:\"早闻谢大人博闻强识,能背《吴越会要》三万言,可识得这风筝上的钱纹出自何朝?\"
谢渊驻足桥头,任由丝绦勒进掌心,指尖抚过绢面暗纹,暮色中的 \"吴\" 字缺笔在指腹下凹成浅沟:\"此钱铸于阖闾十年,时伍子胥为相,立法度、铸泉币,为避其名讳,面文去笔三划。\" 他的目光扫过萧栎腰间的羊脂玉蝉佩,蝉翼边缘竟刻着半朵寒梅纹,与钱纹缺角形成奇妙呼应,\"不过殿下可知,城南 " 通宝号 " 近日流出的减重钱,每贯较《吴越会要》所载轻三钱?铜六铅四的配比,分明是私铸者剜肉补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