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灯轻剑斩黄泉 作品

第126章 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兵(第2页)

未时初刻,谢渊捧起 \"丙巳 - 四十 刘二\" 的头骨,额角凹痕的弧度让他瞳孔骤缩 —— 这与父亲手札中 \"砖窑木架坍塌,横梁砸中七人\" 的记录完全吻合。更漏司校尉呈上的《魏王府私窑图》在地上铺开,每个窑洞编号旁都注着 \"活埋焚尸 \",其中\" 丙巳位 \" 的炭化层深度,恰与骸骨的焚烧程度对应。

\"刘二是丙巳位烧火工,\" 谢渊的指尖嵌入掌心血肉,\"我爹当年在砖窑废墟捡到他半片工牌,背面还刻着 " 烈" 字火印。\" 他忽然注意到刘二的右手骨呈握棍状,指节老茧间嵌着砖窑红土 —— 那是握着火钳拨弄窑火的姿势,与七年前匠人焦尸的姿态一模一样。

申时初刻,陈虎突然从骸骨堆中捡起半块青石,碑阴的火漆在阳光折射下显出血字:\"丙巳位匠人三十有七,断指刻范\" 被凿去的刻痕边缘,隐约可见 \"陈六王七 \"等名字,正是《砖窑迷踪》中失踪的匠人。谢渊用醋涂抹残碑,\" 魏烈 \"二字的火印下,渐渐浮出\" 丙巳零一陈六,断指三首,焚于秋狝 \" 的小楷 —— 那是父亲的笔迹。

\"大人,这是当年砖窑的纪事碑!\" 陈虎的声音带着哭腔,碑角的獬豸纹残章,与谢渊断笏的纹路严丝合缝。更漏司军士从碑底暗格取出的丝绢,竟绘着魏王府私窑的地道网,每个出口都标着匠人编号,其中 \"丙巳 - 17\" 的地道尽头,画着熊熊燃烧的砖窑。

片尾:

酉时初刻,夕阳斜照地窖,骸骨的影子在石壁投出影子,影子那样的诡异。谢渊望着验骨册上的朱砂批注,忽然发现每处伤处的记载,都与父亲当年的血书暗合:陈七的断指三刀、刘二的额角凹痕、王七的肋骨压痕,全在七年前的《匠人血录》中用红笔圈点。他忽然明白,父亲临终前紧攥的断笏,原来早就刻好了这些骨证的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