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灯轻剑斩黄泉 作品

第128章 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第2页)

巳时初刻,谢渊执狼毫的手在碑阴停顿 ——\"丙巳三十七王七,焚尸灭迹,骨熬胶漆\" 的字样刚落,墨汁突然三次渗入石纹。他想起昨夜验骨时,王七的肋骨压痕竟与碑石的天然纹路重合,仿佛匠人骨殖早已在冥冥中选定了归处。

\"大人,断笏\" 陈虎指着谢渊腰间。断笏不知何时滑落冢前,笏身裂痕正与碑座的凹痕严丝合缝,恰如七年前父亲血谏时,断笏跌在砖窑范模上的模样。谢渊忽然明白,这方碑石原是匠人用断指血混着砖窑土所制,断笏的裂痕,正是打开归魂之路的钥匙。

午时初刻,永熙帝的车辇碾过黄土坡。帝王亲手揭开碑额红绸,\"铁骨流芳\" 四字的笔锋里,隐约可见 \"丙巳\" 编号的暗纹 —— 那是用三百二十滴匠人血调和的松烟墨。当碑阴的朱砂字在阳光下显形,邺城百姓突然从四面八方涌来,每人手中都捧着匠人遗物:

老妇人捧着烧裂的范模,模底 \"丙巳一十七\" 的编号被磨得发亮;

少年举着断齿的刻刀,刀柄缠着七年前父亲寄回家的红绳;

壮汉背着补过的草鞋,鞋跟处的 \"吴\" 字刺青与砖窑残瓦的印记相同。

谢渊望着这些信物,忽然想起父亲手札里的话:\"匠人离世,唯留三物:刻刀为骨,范模为魂,草鞋为根。\" 此刻它们聚在义冢前,恰如三百二十个未竟的魂魄,终于等到了归乡的信号。

片尾:

申时初刻,永熙帝亲奠玄酒,酒液渗入 \"丙巳一十七陈七\" 的碑缝,红土遇酒泛起深褐,恍若匠人当年未干的血迹。谢渊看见陈虎将父亲的断指骨殖埋入碑基,骨殖上的 \"烈\" 字火印在土中渐渐隐去,取而代之的,是新刻的 \"吴\" 字徽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