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灯轻剑斩黄泉 作品

第130章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卷首语 《大吴会典职官》载:\"都察院设匠人司,置郎中二员、员外郎四员,掌考工匠之役、察役使之弊。凡匠人有冤,许击登闻鼓直诉,鼓额刻獬豸吞日纹,鼓身铸砖窑红土,取 " 土德护匠 " 之意。三品以上御史兼领司事,例由都察院左都御史统摄。\" 永熙四年九月初九,金銮殿的铜鹤香炉飘着松烟,谢渊的獬豸冠缨换了新穗,却仍在笏袋里藏着那截断笏 —— 笏身裂痕处的砖窑红土,早已与他的朝服补丁融为一体。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永熙四年九月初九,辰时初刻。都察院门前的青铜鼎刚注满新汲的漳河水,谢渊的绣春刀鞘轻磕 \"匠人鸣冤鼓\",鼓声竟带着砖窑残砖特有的闷响。三十六名匠人子弟持着断齿刻刀,正在鼓身砖缝间填补红土,露出的 \"丙巳初一丙巳三十七 \" 等编号,恰与七年前砖窑匠人户籍牒一一对应。

\"此鼓用魏王府七十二块残砖所铸,\" 谢渊的铁尺划过鼓面暗纹,\"每块砖都带着煅烧匠人骨殖的窑温。\" 他忽然看见鼓座基石的凹痕里,嵌着半片钱范 —— 那是陈六的断指骨殖曾磨出的弧度,\"《职官例》卷五第三款:登闻鼓需合五行之数,砖取南方火,土合中央德,正合匠人 " 以火铸范,以土承魂 " 之意。\"

陈虎捧着新刻的鼓槌跪下,槌头缠着七年前父亲寄回家的红绳:\"大人,这绳子上的双环扣,是砖窑匠人报平安的暗号。\" 谢渊点头,想起昨夜校勘《匠人保护律》时,发现每条律文的起首笔锋,都暗合匠人刻范时的发力弧度 —— 那是他参照三百二十具骸骨的握笔手骨所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