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灯轻剑斩黄泉 作品
第136章 祸福回还车转毂,荣枯反复手藏钩(第2页)
战斗正酣,谢渊的绣春刀已斩落三人。火光映处,为首者腰间玉佩突然滑落,羊脂白玉上的 \"桓\" 字刻痕在晨雾中泛着血光 —— 正是去年萧桓生辰时,永熙帝御赐的 \"忠孝双全\" 佩饰。他心中一沉,想起郑州知府里衣暗纹、邸报金粉印泥,原来逆党徽记早已藏在皇室赏赐之中。
\"救魏王!\" 的呼喝声中,黑衣人攻势更猛。谢渊忽然瞥见对方靴底绣着的 \"丙巳\" 编号,与老妇地契、第兵符刻痕完全一致 —— 这些刺客,原是魏王府用匠人子弟训练的死士。断笏在掌心攥得发白,父亲手札中 \"逆贼以匠人血养死士\" 的记载,此刻在刀光剑影中得到印证。
卯时初刻,马蹄声碾碎晨雾。成王萧栎的银枪队从侧峰杀至,枪尖红缨如燃烧的火焰,将黑衣人阵型撕裂。谢渊借着火把光芒,见来军衣甲暗纹正是太祖朝留下的 \"护匠纹\",与魏王府断刀纹形成鲜明对冲。
\"谢御史受惊了!\" 萧栎的银枪挑落最后一名刺客,翻身下马时,甲胄上的獬豸纹与谢渊冠缨遥相呼应,\"本王奉命巡查河防,不想在此遇见逆贼伏兵。\" 他望着地上的 \"桓\" 字玉佩,眉峰微蹙,\"此等信物,怎会出现在反贼手中?\"
片尾:
辰时初刻,晨雾渐散。谢渊蹲下身,见黑衣人衣襟内皆绣着砖窑匠人编号,\"丙巳三十七王七\" 的字迹已被血浸透 —— 这些被抹去姓名的死士,终究带着匠人血债走向末路。玄夜司呈上从刺客身上搜出的密信,蜡封处的断刀纹里,嵌着极小的孔雀蓝绒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