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灯轻剑斩黄泉 作品

第172章 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第2页)

永熙帝的指尖死死抠住 \"匠人断指抵税\" 的字样,龙袍下的手掌早已掐出深深的月牙痕,连袖口的金线绣纹都被揉得变形。谢渊看着帝王拇指内侧的薄茧 —— 那是三年前在砖窑,陛下微服私访时,亲手搬过百斤重的砖坯留下的印记。此刻,那方曾庄重地按在匠人骨殖罐上的玉玺,正端端盖在罪状诏的末尾,红泥里混着从赵安府邸地窖筛出的细小骨粉,每一粒都诉说着不为人知的冤屈,而玉玺边缘还沾着些许未洗净的暗红,像是永远洗不掉的罪证。

就在殿内哗然之际,谢渊又从袖中取出一卷用油纸层层包裹的《漕运血账》。纸张边缘还缠着湿漉漉的水草,散发着浓郁的腐臭味,那是从运河底打捞出的残页,上面的墨迹被水泡得晕染开来,却仍能辨出触目惊心的记录。\"诸位请看,\" 他展开账册,指着某处模糊的血印,\"匠人王七的断指,至今还嵌在魏王府兵器库的第三架弩机上。\" 他的声音微微发颤,眼前浮现出那个年轻匠人被斩断手指时的惨状,\"而这三十七处标着 " 秋祭 " 的密语,正是萧烈与鞑靼互通的铁证!\"

王景隆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如纸,额头上豆大的汗珠不断滚落,滴在他引以为傲的孔雀补服上,晕开深色的痕迹。\"陛下,这 这都是谢渊的栽赃!\" 他慌乱地挥舞着笏板,却不小心碰掉了朝冠上的玉珠,珠子在金砖地面上骨碌碌地滚动,清脆的声响更添几分紧张。他下意识地去捡,却在弯腰时露出内衬上与魏王府私军相同的云雷纹暗绣。

谢渊冷笑一声,又取出一叠用靛青丝线捆扎的泛黄信件:\"这是从魏王府书房暗格里找到的密信,每封信的封口都用了与王大人相同的靛青染料。\" 他将信件呈给永熙帝,指尖抚过信纸上萧烈歪斜的字迹,\"陛下,这些信件清楚记录了萧烈如何用匠人血税购置兵器,如何与鞑靼约定里应外合。铁证如山,容不得半点抵赖!\"

永熙帝猛地将信件摔在龙案上,龙案上的镇纸被震得跳起来,撞翻了一旁的茶盏,茶水在罪状诏上蜿蜒成河。\"王景隆,你还有何话说?\" 帝王的声音里满是震怒与失望,冕旒剧烈晃动,仿佛预示着一场即将到来的风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