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灯轻剑斩黄泉 作品

第191章 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第2页)

老匠人被搀扶着进来时,佝偻的脊背让谢渊胸口发紧 —— 这身形,与他在运河沉案中见过的匠人尸身,竟有几分相似。\"这印泥里的桂花香\" 老人浑浊的眼睛忽然亮如星火,举起残缺的右手,三根断指的疤痕在火光下泛着青白,\"当年烧贡瓷,督造官说,每交不齐十件,就剁一根手指。\" 谢渊的指甲深深掐进掌心,绣春刀的刀柄传来凉意,才让他没当场握住那双布满老茧的手。

郑州城外的打谷场,千余百姓踩着没踝的积雪围聚,呼出的白气在寒空中连成云团。谢渊登上临时搭起的木台,绣春刀的寒光映着漫天飞絮,将台下百姓冻红的面孔照得发亮。老窑工突然跪地,手中半片冰裂纹瓷在雪中泛着幽蓝:\"这瓷,本是给太孙殿的贡物,如今却成了抵租的契\" 他的声音被风雪扯碎,却让谢渊想起家中老母。

庄田契在火盆中卷曲,\"魏王府\" 的烫金印记遇热剥落,露出底下百姓的田亩编号。当第一片契纸化作灰烬,人群中传来压抑的啜泣。有老妇人踉跄着扑向残火,捧着半片烧焦的契纸跪地:\"老头子咽气前说,若见着獬豸补服,便知田亩能回家\" 她鬓角的霜雪落进火盆,谢渊蹲下身,指尖触到她掌心的老茧 ,他将碎瓷片收入袖中,触到《大吴律》的封皮,律法条文在心底轰鸣:这天下的田,本就该长在百姓的掌纹里。

暮色中的暗卫递来密信,火漆印上的獬豸纹还带着体温。谢渊摩挲着信末的三叠纹路,想起太学里与萧栎刻校徽的时光:那时他们说,要做让贪吏胆寒的獬豸,要做护百姓周全的寒梅。如今信中 \"通政司知事房已设\" 几字,让他唇角微扬 —— 这天下,终于有了能接住匠人血泪的地方。

除夕前夜,扬州驿站的油灯在风雪中忽明忽暗。谢渊摊开萧栎的手书,\"御史台与宗人府,当如寒梅之根与干\" 的字迹力透纸背,砚台里的墨汁却已结成薄冰。他呵着气研磨,狼毫在砚台中划出细响,忽然想起宗人府那本《匠人保护律》残页,萧栎指尖抚过泛黄纸页的模样:\"律法的根,该扎在匠人堆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