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灯轻剑斩黄泉 作品

第196章 玉骨那愁瘴雾,冰姿自有仙风(第2页)

驿站厢房内,油灯昏黄的光晕在墙壁上投下谢渊摇晃的影子,随着他挥毫的动作不断扭曲变形。子夜的寒风拍打着窗棂,他却浑然不觉,死死盯着画卷上渐渐成型的地图。突然,北疆断指伤口的角度与扬州盐商账本暗纹的切割痕迹在他脑海中重叠,如同一道惊雷劈开混沌。他浑身发冷,握着笔的手剧烈颤抖,险些让狼毫在宣纸上划出长长的墨痕 —— 原来魏王府的暴行早已编织成一张庞大而精密的网,将无数匠人困在其中,任其宰割。

他猛地起身,重新研磨,墨汁在砚台中飞溅,如同他翻涌的怒火。在地图空白处,他奋笔疾书:\"魏王府以庄田为饵,诱骗匠人;以断指为刑,震慑反抗;以私铸为业,图谋不轨。\" 写到激动处,墨汁顺着笔尖滴落,在宣纸上晕染成不规则的形状,恰似匠人身上触目惊心的血斑。当最后一笔落下,窗外的雄鸡已开始报晓,晨光透过窗纸洒进来,照亮他布满血丝的双眼,而他只是怔怔地望着这幅凝结着无数血泪的《江南民瘼图》,仿佛能听见万千匠人在画卷中无声的呐喊。

归京途中,每经过一处村镇,谢渊都会停下马车。他走进破旧的茅屋,倾听百姓含泪诉说地契被夺的悲惨遭遇;他来到幽暗的工坊,接过匠人布满老茧的手递来的血书。这些泛黄的纸页、模糊的指印,都被他小心翼翼地粘贴在画卷相应位置。当马车驶入京城城门时,这幅图已不再是简单的笔墨勾勒,而是一本沉甸甸的罪证之书,每一页都浸透了匠人的血泪与冤屈。

东宫书房内,檀香袅袅。萧栎展开《江南民瘼图》,目光在斑驳的墨痕间缓缓游走。突然,他的手指停在画卷角落,声音微微发颤:\"此乃当年太孙出阁时,朕与你共拟的《匠人保护律》残页纹路。\" 谢渊心中猛地一震,凑近细看,果然发现那熟悉的纸张纹理,与记忆深处那份夭折的律法文书如出一辙。

往事如潮水般涌来。那年他们在太学,年轻气盛,怀着满腔热血伏案疾书,立志要用律法为天下匠人撑起一片庇护的天空。然而,朝堂波谲云诡,律法尚未推行,便被束之高阁。此刻看着这残页纹路,两人相视而笑,笑容中既有对过往理想夭折的惋惜,也有对当下使命的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