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何桀纣之昌披兮,夫唯捷径以窘步(第2页)
成王府内,烛火摇曳。萧栎握着染血的布片,手指微微颤抖。布片上的暗纹在烛光下与他珍藏的魏王府贡品清单上的标记严丝合缝,谢渊绘制《江南民瘼图》时布满血丝的双眼、因长时间握笔而痉挛的手指,不禁浮现在眼前。\"他这是拿命在赌。\" 萧栎低声呢喃,胸腔里翻涌着敬佩、担忧与对黑暗势力的愤怒。他铺开密信,火漆印上的獬豸纹比往常更加凝重:\"三法司会审,我等你。\" 字迹力透纸背,仿佛要将这份承诺刻进信纸里。
三法司会审当日,太极殿内气氛压抑得让人窒息。谢渊由暗卫搀扶着走进殿门,每一步都像是踩在刀尖上,冷汗浸透了内衬,顺着脊背往下淌。他脸色苍白如纸,嘴唇毫无血色,但脊梁却挺得笔直,目光坚定地扫过满堂文武,最后落在魏王萧烈那张带着轻蔑笑意的脸上。这场博弈,早已在他心中预演无数遍,每一个证据的出示时机,都经过反复推敲。
\"御史大人莫不是病糊涂了,竟想以莫须有的罪名构陷本王?\" 魏王傲慢的声音在大殿回荡。谢渊不答,缓缓展开怀中的包袱。他的手指抚过庄田契上百姓歪斜的指印,仿佛能感受到那些粗糙的指尖在绝望中按下印记时的颤抖;兵器模具上褪色的匠人血书,每一个字都像一把利刃,刺痛着他的心。\"按《大吴会典》,弹劾藩王需五件实证。\" 他的声音沙哑却清晰,\"这是第一件,魏王府强占民田的地契,上面有三十七户百姓的血泪指印;这是第二件,私铸兵器的模具,刻着匠人用生命留下的血书\" 每说出一件证物,他都能感觉到魏王的眼神在逐渐变化,从最初的轻蔑,到隐隐的不安。
当说到第五件时,谢渊突然解开衣襟。一道狰狞的烙铁伤痕显露出来,形状竟与殿柱上的獬豸浮雕分毫不差。满朝哗然,窃窃私语声此起彼伏。魏王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手指不自觉地攥紧座椅扶手。\"在安庆卫所查案时,\" 谢渊声音微微发颤,带着难以掩饰的痛苦,\"他们想用这烙铁毁掉证据,却不知,这伤痕,正是魏王府罪行的铁证!\" 他知道,这关键的一击,终于让魏王乱了阵脚。
萧栎猛地起身,眼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他看着谢渊单薄却坚毅的身影,心中涌起一股难以名状的感动与欣慰。\"三法司依律断案!\" 他的声音坚定有力,如洪钟般响彻大殿。而谢渊清楚,这只是开始,接下来的辩论,才是真正的生死博弈,每一句话都可能成为胜负的关键。
片尾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朕膺天命,抚临万方,承祖宗基业,守社稷安宁,素以仁德治世,律法绳奸。然魏王萧烈,本为宗室贵胄,受封裂土,享尽殊恩,却罔顾君臣大义,悖逆伦常,行同禽兽。
萧烈勾结外邦,私藏军械,杀害无辜匠人,私占民田,图谋不轨,妄图颠覆宗庙社稷;纵容麾下劫掠州县,致使生灵涂炭,民不聊生;更觊觎中宫,秽乱宫廷,败坏纲常。其罪擢发难数,罄竹难书,实乃天地所不容,神人所共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