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灯轻剑斩黄泉 作品

第225章 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雏竟未休

卷首语 《大吴会典宗人府》载:\" 宗室玉牒须用庐山纹玉琢十三节链装订,每节阴刻宗室生辰八字,字深三分,填以赤金。成链之日,宗正卿需持御赐验印锥,于每节玉节背面点卯,锥痕作 " 风" 字形,录于《玉牒成造簿》,缺一节则全链废置,匠人杖一百,流放三千里。若玉牒链意外断裂,掌牒典吏需即时以黄绫裹新旧断口,加盖宗正寺印,三日内呈送三司核验。核验官需比对《玉脉断纹图谱》,辨明裂纹走向、沁色深浅,绘图注说附卷。违者,典吏杖八十,枷号三月;宗正寺丞夺俸一年,降一级调用;宗正卿失察,杖六十,罚俸两年。若故意损毁玉节、伪造断纹,典吏充军边疆,寺丞流放烟瘴,宗正卿论斩,家属没入官为奴。\"

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

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雏竟未休。

永熙六年腊月初三,九江按察司鉴宝阁内烛影摇红。谢渊手持黄铜放大镜,镜片在十二节青玉链上移动,青铜镜反射的烛光映出他眉间深锁的川字纹。\"第三节内圈阴刻 " 燧初" 字,\" 验印锥的铜尖轻点玉节断口,在冰裂纹间激起细不可闻的颤音,\"《宗室名讳录襄王卷》载,萧漓表字 " 燧初",玉筋篆笔锋与《玉牒刻字规制》卷三 " 宗室幼名必用内府玉工 " 完全契合。\"

仵作王忠双手捧着魏王案的檀木匣,指节因用力而泛白:\"当年刺客坠楼身亡,靴底夹层搜出这节断玉,\" 他解开浸着血渍的黄绫,露出半枚青玉,\"阳刻 " 烈" 字,断口冰裂纹呈 " 川" 字形 ——《庐山玉脉考元兴矿脉》记,该走向对应星象 " 天川星动 ",正是元兴帝登基时的御定纹式。\"

谢渊将两节断玉并列在《玉牒制作考》的描金图谱上,指尖抚过拼接处的冰裂纹:\"此书卷五明载,冰裂纹玉开采 " 十斤得一斤,百斤成一链 ",\" 他的目光扫过图谱上的断纹分类表,\"且每代玉牒链纹必应天象:元兴元年 " 人文星明 ",故用 " 仁" 字纹;泰昌年间 " 天川改道 ",方许用 " 川" 字纹 —— 而襄王玉牒制于元兴朝,为何会出现泰昌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