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铁面无私辨曲直,丹心志在护山河
卷首语 《吴史刑法志》载:\"永熙十三年腊月,韩王萧柠携前齐王属官李焕突闯金銮殿,当庭呈递盖有龙纹印泥的密函。谢渊援引《宗人府器物谱》,以「龙纹尾端三圈旋刻违制」坐实私制印信;大理寺卿陈素援引「安国公谋逆案」旧牍,终定齐王之罪。\" 当李焕解开衣襟露出刺青,当织纹残片与宗人府密档严丝合缝,一场关乎律法与权谋的终极对质,正改写九王夺嫡的格局。
铁面无私辨曲直,丹心志在护山河
永熙十三年腊月十五,卯初刻。三十六根朱漆蟠龙柱间,韩王萧柠的玄色披风掠过汉白玉丹墀,腰间玉璜与腰间碰撞,发出清越的响。他身后跟着的中年男子面色灰败,宗人府腰牌在晨光中泛着冷光 —— 正是三年前被齐王宣称 \"坠河而亡\" 的前属官李焕。
齐王萧杼的玉扳指在御案上敲出急促的点,指腹因用力而泛白:\"韩王这是何意?\" 他的声音混着殿角铜炉的沉香,\"擅带闲杂人等入宫,该当何罪?\"
萧柠单膝跪地,玄色披风铺展如展翅寒鸦:\"启禀父皇,\" 他的声音沉稳如钟,\"此人乃齐王旧部李焕,曾参与伪造蒙文印记。\"
李焕跪倒时,膝盖碾碎青砖缝隙的冰碴,袖口露出三道陈旧的鞭痕:\"陛下明鉴,\" 他从怀中掏出用油纸包裹的密函,封口的龙纹印泥在晨光下泛着暗红,\"三年前齐王命臣在兵器护心镜刻蒙文,\" 喉结滚动,\"这是当时的手令。\"
殿中响起朝臣交头接耳的私语,如夏夜蚊蝇般嘈杂。齐王猛然站起:\"父皇!\" 他的声音带着颤音,\"此等刁民受韩王指使,分明是要构陷儿臣!\"
永熙帝的目光如炬,落在李焕颤抖的双手捧着的密函上,龙纹印泥在晨光中泛着妖异的红。\"谢卿,\" 他的手指轻点御案,青铜镇纸下压着的《皇吴祖训》无风自动,\"验明真伪。\"
谢渊双手接过密函,验印锥在掌心转出银亮的弧光,映得殿中朝臣衣饰上的补子明暗交替。\"陛下,\" 他的指尖抚过印泥边缘的锯齿状毛边,\"《宗人府器物谱神武卷》第三十七页载,\" 朗声道,声音在空旷的殿内激起回音,\"亲王印信龙纹尾端必为双旋,取「双龙护主,阴阳相济」之意,此乃太祖高皇帝钦定规制。\"
齐王的亲卫首领突然按刀上前,靴底碾碎殿角积雪,钢刀出鞘三寸,寒光映得谢渊獬豸补子上的纹路格外清晰:\"御史大人怎知不是我家殿下依《神武改制诏》所刻?\" 他的声音像淬了冰,刀柄上的虎头纹与李焕胸前刺青在烛火下形成诡异的呼应。
谢渊冷笑一声,黄绫装裱的器物谱在手中展开,朱砂批注在晨光下如泣血:\"诸位请看,\" 他的手指划过 \"神武二年秋七月\" 的朱笔御批,\"改制诏明言:「龙纹首、爪、尾诸处,悉遵神武旧制,敢有擅改者,以僭越论。」\" 验印锥突然刺入印泥,挑出三圈旋刻的铜片,在阳光下折射出刺目的光,\"此印尾端多刻一圈,\" 目光扫过齐王骤然僵硬的肩膀,\"分明是蔑视太祖成法的私制伪印!\"
殿中寂静如死,唯有漏壶滴水声应和着朝臣们沉重的呼吸。李焕突然解开衣襟,陈旧的麻布衫滑落在地,露出布满鞭痕的胸膛,狰狞的虎头刺青盘踞左胸,边缘竟渗着与密函相同的赤焰矿粉红:\"陛下明鉴!\" 他的声音带着哭腔,指腹用力碾过刺青,血珠混着矿粉滴落,\"私军刺青用的墨迹,\" 指向齐王,\"与印泥同出榷场工坊,\" 又抓起密函按在胸口,\"连这三圈旋刻的纹路,\" 喉结滚动,\"都是齐王殿下亲自画的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