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灯轻剑斩黄泉 作品

第265章 金銮殿上紫烟生,天子含怒斩符节(第2页)

周立双手捧出紫木匣,匣盖开启时带出细微的矿砂摩擦声:\"大人,这是去年查封秦王私庄时\"

\"含砷量超标三成。\" 谢渊的镊子夹起微粒对准烛火,晶型在光晕中投射出清晰的八面棱角,\"神武五年工部批文,\" 他的指尖划过图谱上的朱砂批注,\"因砷化物易致甲胄脆裂遭禁,\" 又指向铜炉方向,\"但齐王符节的青铜层里,\" 镊子轻叩瓷盘,\"却嵌着这种毒砂。\" 他忽然抬头,眼中映着跳动的烛火,\"与兵器车护心镜的锻铁,\" 声音冷如霜刃,\"同出黑驼山北麓矿坑。\"

釉面碎屑在白瓷盘中泛着灰青光泽,谢渊的放大镜缓缓下压,镜片与瓷盘的距离精确到半寸:\"看这里,\" 他的指尖划过碎屑表面,\"不规则收缩气泡,\" 镜光聚焦在气泡群中心,\"直径零点三分,\" 又取出宗人府拓片,\"与鲁王府三年前烧制的澄浆泥碗,\" 指腹碾过拓片凹痕,\"收缩率偏差千分之五 ——\" 镜光突然扫向鲁王所在的金銮殿方向,\"官窑匠人绝不会犯的错。\"

最致命的发现来自墨粒。谢渊的银针穿透未燃尽的朱砂块,在火折子上悬停时,妖异的红光中竟泛着极细的金斑:\"秦王去年冬至贺表,\" 他对照《司礼监用墨笺》中褪色的朱批,\"因掺入赤焰矿粉过量,\" 针尖轻点墨粒,\"朱砂晶体呈六棱柱状,\" 又望向秦王方向,\"而符节铭文的墨痕里,\" 银针在火上划出弧线,\"同样的晶体结构正在融化。\"

宗人府密档的符节拓片铺在楠木案上,谢渊的拇指沿着绢底纹路滑动,指腹传来细密的滞涩感:\"七经三纬,\" 他突然抽出《尚宝司织作则例》,翻到用红笔圈注的页脚,\"这种织法,\" 指尖敲打着 \"诸王私密\" 的朱批,\"需要七十二道穿综工序,\" 又取出赵王私产工坊的织机图,\"全吴只有三处工坊能织,\" 声音陡然低沉,\"而其中两处,\" 目光扫过密档附页,\"早已登记在齐王名下。\"

周立递放大镜时不慎碰倒歙砚,墨汁在案上漫延的瞬间,谢渊的放大镜已对准晕染边缘:\"螺旋状扩散,\" 他的声音带着发现猎物的锐度,\"松脂比例七比三,\" 对照矫诏的光谱记录,\"与齐王伪造诏书的墨锭,\" 镜光在纸页间跳跃,\"同窑烧制的证据,\" 忽然冷笑,\"就藏在这扩散纹的第七圈。\"

验铁石敲击轴头青铜片的清越声响惊飞梁间蝙蝠,谢渊的验锤停在凹痕处:\"二比八,\" 他对照《武库甲仗谱》中韩王令牌的锻打记录,\"这种配比,\" 锤尖划过金属表面的冷光,\"会在刃口形成三道暗纹,\" 又指向鲁王私铸铁坊的甲胄照片,\"与你去年进献的锁子甲,\" 声音如刀,\"暗纹走向分毫不差。\"

最后一道证据来自铜炉底座。谢渊的验香瓶在火上加热时,龙脑香混着沉水香的前调率先蒸腾,他的鼻尖掠过瓶口,捕捉到尾调里若有若无的檀香:\"九和香,\" 他翻开《太医院香谱》中秦王母妃的用香记录,\"后宫规制,\" 指腹划过 \"非节庆不得出宫\" 的批注,\"却出现在前朝铜炉,\" 目光扫过验功房角落的香灰样本,\"而且混着松烟墨的焦苦 ——\" 他忽然抬头,\"是今早卯初刻,有人用这种香蜡,密封过符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