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比干谏而死,屈平窜湘源(第3页)
成王党羽中的礼部侍郎突然站出,尖声反驳:“御史仅凭器物材质定罪,荒谬至极!韩王殿下重情重义,岂是你等可以污蔑!” 此言一出,朝堂上顿时一片哗然,成王党羽纷纷附和,指责声此起彼伏。
“够了!” 永熙帝萧睿重重拍案,震得冕旒剧烈晃动,“韩王三日内再呈奏疏,若再包庇” 他的声音戛然而止,眼中满是失望和疲惫,拂袖而去。留下满朝文武面面相觑,一场更大的风暴似乎正在酝酿。
当夜,御史台验功房内,烛火在穿堂风中摇曳不定,将谢渊的影子投射在墙上,忽大忽小,宛如鬼魅。周立跌跌撞撞闯入,官帽歪斜,脸上满是惊恐:“大人!秦王党羽散布流言,说韩王与成王密谋造反;成王的人正收买仓库官吏,妄图销毁剩余物证!还有几位御史中丞,也被” 他的声音越来越小,眼中满是担忧。
谢渊将卷宗狠狠摔在案上,震得墨砚翻倒,黑墨如血般蔓延:“传玄夜卫!胆敢销毁证据者,不论是谁,一律格杀!” 他的眼神中闪过一丝狠厉,“这场较量,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窗外,乌云密布,雷声滚滚,仿佛预示着更大的危机即将到来。
与此同时,秦王王府密室中,萧槿把玩着黑驼山矿料标本,嘴角勾起一抹阴笑:“韩王妇人之仁,倒是省了不少功夫。通知下去,继续造势!” 成王王府内,萧栎望着被篡改的账册,冷汗湿透后背:“快,把剩余的霉变粟米全部销毁!” 而韩王独坐书房,望着永兴三年的旧物,泪水滴落在勘灾银斗上,晕开一片苦涩的涟漪。黑暗中,各方势力都在紧锣密鼓地谋划着下一步行动,一场关乎生死存亡的较量,即将拉开帷幕。
戌时,狂风裹挟着暴雨席卷京城,瓦片在风中发出凄厉的哀鸣。谢渊立在御史台露台,任凭雨水打湿官袍,望着皇宫方向若隐若现的灯火。那微弱的光芒,在风雨中显得如此脆弱,仿佛随时都会熄灭。
“大人,韩王开始重新勘查义仓,但各方阻挠不断。” 周立的声音在风雨中显得有些模糊。
谢渊握紧腰间早已生锈的佩刀,刀刃在闪电的照耀下泛着寒光:“告诉韩王,御史台全力支持!无论有多少阻碍,有多少权贵阻挠,真相必须大白于天下!” 他的眼神坚定如铁,转身踏入雨幕,身影逐渐消失在黑暗中。而在这风雨交加的夜晚,正义与邪恶的较量,才刚刚开始,一场关乎国家命运、兄弟情义的终极考验,正等待着众人去面对。
卷尾
太史公曰:观永兴朝义仓之变,可知权力之争,情义亦为筹码。韩王萧柠于矿料同源、墨料同款、信物同炉的证据迷局中,艰难抉择。以军事物资建仓却任粟米霉变,用贡品文书记账暗藏舞弊玄机,勘灾器物浸透兄弟旧情,弹劾奏疏挑起宗室争端。谢渊循物质之证抽丝剥茧,然朝堂黑暗,官官相护,利益盘根错节。韩王一念,虽全兄弟情义,却难堵悠悠众口。正义之路,荆棘遍布,谢御史能否冲破重重阻碍,还朝堂清明?吾辈唯有拭目以待,盼浩然正气涤荡乾坤,使大吴朝堂少些权谋算计,多些清正廉明,护天下苍生免受纷争之苦,得享太平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