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灯轻剑斩黄泉 作品

第277章 斗酒强然诺,寸心终自疑(第2页)

申时,阳光透过结满冰花的窗棂,在紫檀案几上投下斑驳光影。谢渊戴上鹿皮手套,指尖沿着木纹缓缓滑动,触感细腻顺滑,却暗藏玄机。突然,他的手指猛地停顿,瞳孔骤缩:“这木纹走向,竟与京杭漕运线路分毫不差!漕运乃国家经济命脉,太子为何将其刻在案几上?难道” 一个大胆的猜测在脑海中浮现,让他不寒而栗。

拿出游标卡尺测量桌角包铜,锡铅配比三比七的结果让他心头一震:“与韩王令牌同属永兴七年三号炉所铸!韩王向来谨慎小心,却与太子在器物上有此关联,其中定有不可告人的隐情!” 目光移向案上茶盏,釉色中的孔雀石绿在阳光下闪烁,如同恶魔的眼睛。凑近细看盏底,微铭处被指腹摩挲得发亮,谢渊倒吸一口冷气:“《颜料考》记载,此色取自铜矿。太子日日摩挲此处,看来这密谈,就是他复出夺权的关键!”

金銮殿内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仿佛连空气都凝固了。赵王萧桭大步出列,玄色官袍随着步伐猎猎作响,暗纹若隐若现,好似他内心翻涌的阴谋。“陛下!太子被圈禁期间,私通外敌,私藏军资,证据确凿!此等谋逆大罪,当处以极刑,以儆效尤!不杀太子,难平民愤,更难以稳固朝纲!” 声音如洪钟般响彻大殿,眼神中却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得意。

成王萧栎面色凝重,向前跨出一步,声音低沉有力:“赵王莫要急于定罪!太子被圈禁多年,这些证据是否有人栽赃陷害,尚未可知。谢御史,还请你秉公办理,莫要冤枉了好人,也不能放过真正的罪人。” 他深知此事背后牵扯甚广,稍有不慎,便会引发朝局动荡。

谢渊手持证据稳步上前,每一步都走得坚定而沉重。“诸位殿下!龙涎香灰暗藏时间密码,须发纤维记录罪证,案几木纹隐喻权力。” 展开检测报告时,纸张摩擦声在寂静的大殿格外清晰,“太子圈禁期间,私通私军,染指矿脉,觊觎漕运,其心可诛!但在定罪之前,我们必须彻查与他勾结的势力,斩断背后的利益链条,否则今日惩办了太子,明日还会有第二个、第三个!”

韩王萧柠眉头紧锁,神色复杂地站出来:“谢御史所言极是。此事涉及多方势力,若仓促定罪,恐生变故。还请陛下下令,彻查与太子往来的所有人员和物资,务必将真相查个水落石出,给天下臣民一个交代。” 他不想轻易卷入纷争,但又不能坐视不理,生怕朝局因此陷入混乱。

永熙帝萧睿坐在龙椅上,脸色阴沉得可怕,眼神中满是失望与愤怒,仿佛要将整个大殿冻结。他重重拍案,震得冕旒剧烈晃动:“谢卿即刻组建专案组,务必查清此事!若有人胆敢包庇、阻挠,一律严惩不贷!太子 唉,朕养了个好儿子!养不教,父之过,朕又该如何向列祖列宗交代?” 声音中充满了疲惫与痛心,这场因太子引发的危机,让他心力交瘁。

当夜,御史台验功房内烛火昏黄,在墙上投下摇曳不定的阴影,仿佛预示着即将到来的风暴。谢渊疲惫地瘫坐在案前,揉着发胀的太阳穴,案头堆满新收集的卷宗和物证,如山般沉重。周立匆匆跑来,官帽歪斜,脸上满是惊恐:“大人,赵王党羽在京城散布谣言,说您收受太子贿赂,意图包庇;成王的人也在暗中拉拢与太子案有关的证人;更有甚者,朝中多位大臣联名上书,要求从轻发落太子!这些大臣,怕是早已被太子或其他势力收买,官官相护,罔顾国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