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灯轻剑斩黄泉 作品

第316章 是非入耳君须忍,半作痴呆半作聋(第2页)

寅时三刻,太行道的积雪已没至马腹,李安的坐骑在飞狐陉的羊肠小道上打滑。山风卷着雪粒拍打甲胄,他伸手拂去护目镜上的冰花,铁制护目镜的凉意透过鹿皮手套传来,忽然听见弓弦绷紧的 \"咯吱\" 声 —— 那是镇刑司专用三石弩特有的震颤,与三年前在晋王府私矿遇伏时的声响分毫不差。

三枚弩箭挟着破空声袭来,箭头的黑羽几乎擦着眉骨飞过,护目镜的青铜镜面上划出三道白痕,火星溅入他的睫毛。-r¢w/z+w¢w\.*n,e·t_李安猛拉缰绳,战马一声长嘶人立而起,前蹄踢飞的雪块中,三棱铁蒺藜的倒刺泛着冷光,中央凸起的麒麟纹与《汰除军伍》案中收缴的晋王私军装备如出一辙,连倒刺的角度都与军器局档案记载一致。

\"镇刑司的狗!\" 李安旋身拔刀,玄夜卫特制的精钢短刃在月光下泛着青芒,这把跟随他十年的兵刃,曾在黄河大堤砍断过晋王私军的旗杆。为首番役的刀已劈至面门,刀刃吞口的麒麟纹与他在晋王府密档里见过的烫金图案完全一致,连鬃毛的根数都分毫不差 —— 那是只有宗藩私军才有的定制兵器。

两刀相交的瞬间,火星溅入雪堆,蒸腾出大片白雾。李安左臂突然一凉,精铁锁子甲的缝隙间渗出温热的血,顺着小臂流入手甲,在鹿皮手套上晕开暗红的花。他低头看去,寸长的伤口翻着皮肉,鲜血滴在雪地上,却死死攥紧藏着蜡丸的箭杆,箭杆上的生漆味混着血腥味,在风雪中格外清晰。

第二波番役从两侧包抄,火把映出他们腰间的镇刑司铜牌

,牌面的獬豸纹被磨去棱角,露出底下用酸蚀法刻的麒麟暗记 —— 这是镇刑司与晋王府勾结的铁证,正如《清厘驿传》案中伪造符验的手段。李安忽然想起谢大人昨夜的叮嘱:\"生漆浸过的蜡丸,能抗住三天风雪,却怕弩箭的透甲锥。\"

\"休想!\" 李安冲向悬崖,靴底的防滑钉在冰面上打出火星。他将箭杆插入岩缝,刺骨的寒风中,听见箭杆断裂的 \"咔嚓\" 声,那是太行松木特有的脆响。蜡丸骨碌碌滚入积雪覆盖的岩穴,他转身面对围拢的番役,看见弩箭的寒光映在自己护目镜上 —— 与三年前保护谢大人时的场景一模一样。

弩箭穿透胸腔的瞬间,李安想起谢大人在泽州赈灾时,曾用自己的官服裹住濒死的孩童。嘴角的笑意还未完全绽开,便被漫天风雪淹没,最后一丝意识,是雪地上未干的血迹,像极了谢大人实证册里的红指印。

司礼监值房内,王真将翡翠扳指按在火漆印上,红胶土混着太行松香的气味熏得人眼眶发疼。他盯着舆图上飞狐陉的朱砂标记,那是晋王私军的暗桩位置,忽然听见属下禀报:\"太行道发现玄夜卫尸体,箭杆断裂,未找到蜡丸。\"

\"废物!\" 扳指砸在案头的《内廷采办例》上,震得红胶土火漆罐歪倒,印泥在舆图上洇出不规则的红斑,恰似晋王私矿在太行的分布。他忽然想起谢渊在盐运司呈递的实证册,那些用生漆粘连的银票残片,边缘还留着泽州生漆特有的龟裂纹 —— 这种漆能黏合破碎的证据,就像谢渊能拼凑起贪腐的真相。

三日后,文华殿内,德佑帝握着蜡丸的手微微发颤。暖炉的热气融化蜂蜡的瞬间,太行生漆特有的酸香混着桑皮纸的槐花香扑面而来,与案头王真密信的刺鼻气味形成呛人的对比。他展开密疏,谢渊的小楷力透纸背,字里行间夹着细小的生漆颗粒,在阳光下闪着温润的光,那是泽州百姓用树皮熬制的生漆,曾用来修补过黄河大堤的裂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