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灯轻剑斩黄泉 作品

第19章 内阁首辅等奏边事应对十策折(第2页)

其二,边军整合。命三边总督杨一清整合大同、宣府、延绥三镇兵力,共十二万,分守长城沿线十关,重点固大同、居庸二隘;令两广总督卢景整合广西、云南二省兵力,共八万,分守凭祥、龙州、腾冲三关,重点防谅山、磨盘山二路。

其三,后备策应。留京营三万兵守京师,命山东、河南备兵五万,随时听调,若北疆急则援北,南疆危则援南,形成 “京营主调,省兵主应” 之局。

中股

二曰粮草调度纲(三策):

其一,北疆急补。依户部议,除已拨大同十万石粮草,另增冬衣三万套、炭火五万斤,自通州仓经宣府驿道运抵,九月底前需到齐,由大同知府亲验入库,造册报户部。

其二,南疆速济。增拨广西龙州糙米二万石、盐引五百道,云南腾冲府火药二百箱、铅弹万斤,自梧州、广州分运,沿途土司需助运,两广总督卢景遣兵护粮,十月初五前需至边。

其三,开源节流。命户部核内库余银,暂拨三百万两充边饷;令江南、浙江加征秋粮十万石,转输边地,缓征明年部分商税以补,由户部尚书王佐总领,不得扰民。

后股

三曰将帅人选纲(四策):

其一,北疆统帅。推三边总督杨一清为北路统帅,节制大同、宣府、延绥三镇,加 “镇北将军” 衔,赐尚方剑,许 “临机处置边事” 之权,需严督诸将守长城,不得轻出浪战。

其二,南疆统帅。推两广总督卢景为南路统帅,节制广西、云南二省兵,加 “平南将军” 衔,赐印信,令其协调土司兵,固凭祥、腾冲诸关,防南越与侬氏勾结。

其三,京营监军。遣御史王彰赴北疆监军,查粮草耗用、军纪优劣;遣御史李信赴南疆监军,核火器发放、土司动向,皆直接向都察院与御前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