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灯轻剑斩黄泉 作品

第449章 权倾朝野势炎炎,一隙能窥内里贪(第2页)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陛下,” 谢渊手持玄夜卫的密报,青袍在晨光中更显挺拔,他躬身行礼时袍角扫过金砖地,发出轻响,“玄夜卫查明,恒昌号副掌柜周显,系威远伯李穆妻弟,自军粮倒卖案发前三月便掌管账目。此人未按规制报备离京,却私赴苏州听涛阁,与王林亲信密会。” 他展开密报中的信笺残片,举过头顶:“臣已拿到周显与龙州粮商的密信,上面写着‘前批粮款分润五千两,需姐夫过目后入裕丰号’,此‘姐夫’非威远伯莫属。周显名下的裕丰号账户,每月初五必有一笔‘龙州分红’,数额与山西军粮亏空的三成分润分毫不差,笔迹与恒昌号账册一致。”

李穆立刻出列,袍角扫过阶前的白玉栏杆,带起一阵微风:“陛下明鉴!谢御史血口喷人!” 他声音陡然拔高,试图掩盖心虚,“周显虽为内弟,却已于三年前分家另过,恒昌号的账目自有掌柜负责,他不过是挂名副掌柜!所谓‘密信’不过是商贾间的寻常通信,‘姐夫’二字或是乡俗称呼,怎能作为罪证?”

他说着,眼角余光扫向户部尚书李嵩,那眼神带着催促。李嵩会意,连忙出列,朝服上的仙鹤补子因急步而晃动:“陛下,周显是周显,威远伯是威远伯!《大吴会典》虽有‘亲属连坐’,却需‘确证合谋’,岂能因姻亲关系就牵强附会?谢御史这是借查案之名,行打击勋贵之实,动摇朝堂根基啊!”

殿中顿时响起窃窃私语,几位与李穆交好的勋贵纷纷点头,目光中带着对谢渊的不满。

谢渊却冷笑一声,从袖中取出裕丰号的流水账册,账册在晨光中哗啦啦展开,声音清脆:“李尚书说‘无关’,敢问周显账户上每月初五的五千两‘分红’,为何与恒昌号‘药材款’的支出数额分毫不差?龙州粮商的收条上,盖着恒昌号的骑缝章,章印编号与李穆府中私章完全一致,这也是‘寻常通信’?”

他上前一步,目光如刀扫过李穆:“威远伯说周显‘挂名副掌柜’,可苏州玄夜卫查到,恒昌号的每笔大额支出都需周显签字,三月前销毁的账册残片上,正是他的笔迹!若真不知情,为何要将周显藏在听涛阁 —— 那处宅院的地契就在您府中账房,难道也是‘巧合’?”

谢渊的声音朗朗,每个字都砸在金砖地上,掷地有声:“更重要的是,玄夜卫截获的龙州密信中,有王林亲写的‘周郎转呈姐夫’字样,这‘姐夫’若非威远伯,难道是李尚书不成?”

这话让李嵩顿时语塞,脸色涨得通红,退也不是,进也不是。李穆的额头渗出冷汗,浸湿了衬里的绢衫,他强撑着反驳:“谢御史巧舌如簧!地契是布商所赠,密信是伪造的,你…… 你这是栽赃陷害!”

“栽赃?” 谢渊从卷宗中抽出听涛阁的暗哨供词,“苏州府的更夫亲眼见王林的心腹小太监从听涛阁密道进出,供词在此;裕丰号掌柜已在诏狱招认,周显的‘分红’皆由威远伯府的管家送来,人证在此。敢问威远伯,这些也是‘栽赃’?”

晨光透过殿门,将谢渊手中的证据照得透亮,李穆看着那些层层叠叠的证据,忽然发现自己的辩解在铁证面前如此苍白,指尖的玉带扣被捻得发热,却再想不出一句反驳的话。殿中的窃窃私语变成了无声的注视,连往日依附他的勋贵都纷纷侧目,仿佛在看一个将倾的危楼。

御座上的萧桓看着这一幕,指尖轻轻叩击御案,目光落在李穆慌乱的脸上 —— 他知道,谢渊已精准击中了李穆的软肋,这场朝堂交锋,胜负已分。

御座上的萧桓接过密信与账册,指尖划过 “姐夫过目” 四字,目光如刀般射向李穆:“威远伯,你妻弟与王林合谋倒卖军粮,你敢说毫不知情?恒昌号是你的商号,周显是你的妻弟,赃款流入你的私产,这三层关系,你如何解释?”

李穆的额头渗出冷汗,膝盖微微发颤:“陛下,臣…… 臣确知周显在恒昌号任职,却不知他私通龙州粮商!是臣治家不严,臣愿领‘失察’之罪,恳请陛下严查周显,还臣清白!” 他刻意将自己摘出 “合谋” 之外,只认 “失察”,试图减轻罪责。

谢渊步步紧逼:“陛下,周显的听涛阁暗格中,还藏有‘龙州粮商密信’二十封,其中一封写着‘冬衣倒卖分润三千两,已按姐夫之意存入汇通钱庄’,与大同冬衣案的亏空完全吻合。李穆不仅知情,更是主谋!”

这话如惊雷落地,勋贵班中一片哗然。定国公徐昌想为李穆开脱,刚要开口,却被萧桓冷冷打断:“定国公想说什么?是想说军粮倒卖与冬衣克扣都是周显一人所为,威远伯全不知情吗?”

徐昌顿时语塞,讪讪退回班中。

萧桓将密信掷在李穆面前,纸页散落一地:“李穆,你当朕是三岁孩童?周显一个副掌柜,敢动用三万石军粮?敢伪造户部印信?没有你的默许与撑腰,他有这胆子?”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