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他是总教头!(第2页)

“您先坐,我去让人备茶。”廖国安说完便去打电话。陆见秋拉过椅子坐下,对侍立一旁的宋文说:“坐吧,不用拘束。”很快,一名士兵端来茶水,虽不是好茶,却符合武盟不尚享受、专注训练作战的作风。

廖国安回来后,向陆见秋详细介绍武盟的发展与布防情况。作为缔造者,陆见秋有权知晓所有机密,他还不时提出建议。随后,廖国安又带陆见秋巡查地下工事,非战备期间,人员多在地面,只有少数人负责维护和保管机密资料。沿途士兵见了廖国安纷纷敬礼,却对穿休闲装的陆见秋满是疑惑,好在廖国安按陆见秋要求,没再称呼“总教头”,避免了不必要的麻烦。

回到地面办公室,廖国安提议:“总教头,要不要检阅一下队员?”陆见秋摆手拒绝:“宋文的队伍我见过,你们的实力有目共睹,不必兴师动众。以后有的是实战机会检验战力。”

廖国安挠挠头笑道:“您只管吩咐,武盟万死不辞!”

陆见秋神色一凝:“从今天起,你秘密抽调各地武盟集结省城,待命行动,切记低调。”廖国安见状心头一凛——这神情,和当年在西北面对敌军时如出一辙。

“是!”他肃然应道。

“再给我一份省城陆家及关联家族的地图和关系图。”陆见秋补充道。廖国安心中巨震,武盟的职能之一便是威慑大家族与武道宗门,如今看来,总教头的目标正是省城百年望族陆家。

“京都那边会同意吗?”他谨慎问道。

陆见秋眼中闪过自信:“这事我来处理,你只管部署。用不了多久,自然会有人来找我。”他并非不想立刻复仇,只是顾及萱萱和盈盈,才选择更稳妥的方式,此前隐忍,正是为了协调京都的态度。

“总教头,不管京都那边是什么态度,我廖国安就算拼了命,也绝对听您的!”廖国安从宋文那里得知了陆见秋与陆家的恩怨,当年陆见秋救了他的命,这份恩情让他决心无条件服从命令。

“好,你立刻抽调人手来省城,暗中部署妥当。”陆见秋语气凝重。

陆见秋离开时没让廖国安等人相送,独自驾车驶离。门岗卫兵见了他,立刻敬上标准军礼,眼神满是崇敬。望着车辆远去,那名卫兵热血翻涌:身为军人,理应在战场上浴血报国,而非守着门岗虚度光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他眼中重新燃起光芒,暗下决心要申请参加武盟考核。他不会知道,这次偶然相遇,竟彻底改变了他胸无大志的人生,多年后他将成长为知名将领。

此时的陆家却是一片热闹景象,各地分支族人纷纷赶来省城,为明日的清明祭祖做准备。陆家百年前因战乱南迁,先祖靠开布行立足,经三代经营崛起于岭南,如今已是当地无可撼动的第一家族。每年清明,各地分支都会齐聚省城,而今年尤为特殊——陆先儒已逐渐取代陆昊处理族中事务,明眼人都看得出,这是家族权力交接的信号。

陆家后院,三叔公负手而立,望着夜空忧心忡忡。老太君掌权后,陆家近乎成了京都方家的傀儡,陆昊被架空,连他也被排挤出祭祖筹备。他深知,若陆先儒彻底掌权,他们这一脉恐怕连容身之地都难有。

次日清晨,雨过天晴,晨光洒满大地。陆家祠堂前人声鼎沸,最意气风发的当属陆先儒父子,他们深知继承家族已是迟早的事。祠堂内,陆先儒与两位族老的出现引发一阵骚动——二叔公陆兴海向来中立,只在家族危难时表态;九叔公陆兴志则是老太君的坚定支持者。按实力排序,陆兴海最强,其次是未到场的三叔公陆兴国,最后是陆兴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