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三章(第2页)
“大皇兄此策,虽面面俱到,却未免失之于‘稳’,少了些‘奇’。”
大皇子眉头微皱,心中颇为不悦,这丫头片子,不就仗着自己在战场上混了几年,立了些功劳,就敢在这儿对自己指手画脚了?
苏月对大皇子的反应视若无睹,接着说道:“依臣妹之见,何不挑动牧戎与达喇两族相争?我大晋坐山观虎斗,待其两败俱伤之时,再出兵收拾残局,岂不美哉?”
陆清寒眼神一凛,这苏月,竟如此狠辣,这等毒计,她是怎么想出来的?他忽然想起多年前的那桩悬案,心中疑云更甚,当年的事,莫非与她有关?
紧接着,二皇子也上前一步,陈述了他的怀柔之策,主张以德服人,以和为贵,方为上策。
六皇子苏临基本上认同二皇子的观点,毕竟他来自现代,深受和平理念的影响,不喜欢打打杀杀。他觉得为了些许小事就大动干戈,实在是得不偿失。
他充分发挥了自己讲故事的天赋,将二皇子的观点进行了一番生动形象的演绎,引经据典,深入浅出,听起来颇为引人入胜。
明昭帝的目光在大殿内缓缓扫过,最终落在了那个一直低着头,默不作声,不知在想些什么的苏临身上。
“太子,你也说说,你的看法。”明昭帝的声音在大殿内回荡。
魏丞相捋着胡须,目光灼灼地看着苏临,他倒要看看,这个不学无术的太子,还能说出什么花样来。苏临缓缓迈步出列,目光扫过大殿内的每一个人,最终停留在明昭帝身上,朗声道:“父皇,儿臣以为,对于南疆的策略,无论是急于强攻,还是长久依赖怀柔,恐怕都并非上策。”
魏丞相捻着胡须的手微微一顿,眉头不自觉地皱了起来。这太子,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他倒要听听,这位平日里不显山不露水的太子殿下,今日能有何高论。
大殿内的群臣们大多也是一脸疑惑,显然都觉得这不过是苏临为了应付差事,随口说出的场面话。这种模棱两可的话,谁都会说,可说了又有什么意义?
高坐龙椅之上的明昭帝,也微微蹙起了眉头,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探究。平日里,这太子虽不常发表政见,但每每开口,总能说到点子上,今日这是怎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