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第2页)

  “咱们要做的,就是抓住这几年时间,快速赚一笔。这叫窗口期。”

  “等赚到钱,咱们再做别的打算。这只是第一步。”

  他看着父母和大舅。

  “而且,开这个店,不光是为了赚钱。”

  “你想想,现在啥最时髦?电脑、手机!这都叫高新科技!”

  “咱们开通讯店,卖‘小灵通’,也挨着高科技的边儿。说出去,是不是特有面儿?”

  在这个年代,“高科技”三个字,有着特殊的魔力。

  卖光盘的都敢自称it从业者,开个手机店,那绝对是站在时代前沿。

  这对于渴望改变命运的普通家庭来说,吸引力是巨大的。

  王得宝眼睛发亮:“对!高科技!以后谁还敢小看咱!”

  刘红兵和王秀莲也被说动了。

  面子,有时候比里子更重要。

  “行,那就这么定了。”刘清明拍板,“爸,妈,大舅,店开起来,主要靠你们经营。我这边,负责跑手续,打通关系。”

  他一个体制内的人,出面开店不合适。

  但利用身份跑跑手续,打点关系,却方便得多。

  这事,宜早不宜迟。

  林城的电信关系,工商税务,都需要打点。

  他一个基层小民警,人微言轻。

  得找人帮忙。

  脑海里,立刻浮现出一个身影。

  苏清璇。

  那个背景神秘,路子有点野的美女记者。

  通过几次案子,两人已经算是朋友了。

  找她,或许能事半功倍。

  省城,清江日报社。

  苏清璇坐在自己的工位上,纤细的手指在键盘上飞舞。

  清江日报社是全省为数不多,首先实现办公自动化的单位。

  采购价高达三万一台的586电脑,妥妥的时代先锋。

  而一万多两万一套的第一代办公软件,更是办公利器。

  光是学习五笔字型,苏清璇便上了半个月的微机课。

  对,这个时代的计算机,最大的功能是打字!

  此时的她,已经进入了亢奋状态。

  连续几篇关于四海集团涉毒、张志强落马的深度报道,让她在报社乃至全省新闻界名声大噪。

  730的现场采访,更是让她大出风头。

  领导已经狠狠表扬了好几次。

  这叫做。

  成就感。

  座机响了,是父亲苏玉成的号码。

  “喂,爸。”她语气轻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