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第3页)

  席地。

  刘清明和他们一样,一屁股坐在草地上,摸摸口袋。

  没带烟。

  一只白嫩的小手伸到眼前,抓着一包软白沙。

  这烟在城里算低档,但在这里,那就是好烟了。

  刘清明给了于锦绣一个感激的眼神,接过烟,熟练地拆开,给在座的每个村民都分了一根。

  这个举动,一下子拉近了众人的关系。

  乡长在他们眼里,那已经是了不得的大官了。

  县长?很多人一辈子都见不到一次。

  乡长给递的烟,那得多金贵?

  “乡亲们,打架不是办法,打赢了,也会有伤亡不说,还结下了更深的仇怨,打输了,水源没有了,一年都过不好,你们说是不是?”

  一个抽旱烟的老支书重重顿了一下,说:“可不说呢,往年不打的时候,你帮我一把,我帮你一把,日子也不是过不下去。”

  另一个村里的支书叹了口气:“好的那些日子,两个村子,你来我往,男婚女嫁,也通了不少亲戚呢,咋就打死打活呢?”

  甘宗亮闷闷地开口:“咋样?还不是没钱闹得,乡长说咱们一千块都没想头,可你知不知道,就算一千块,三提就要收去160块,公粮又要交多少,我们农民,一年辛辛苦苦,就指着田里那点收成,收成不好,公粮也得交,提留也要交,哪有钱剩下,没有水源,你让我们怎么活?”

  神台村的那个小伙子也说:“农技站天天要我们买种粮、买化肥、买杀虫剂,一亩田,刨去这些成本,国家收购价又是定死的,虽然让我们出售多余的粮食,可谁家里能多出多少?”

  刘清明越听越不是滋味,他都忘了,现在还是交公粮的时代。

  有个专有名词,叫“白条”。

  不是某东那个,而是字面意义上的白条。

  收了东西不给钱。

  一年拖一年。

  农民的负担之重,以致于某个专家专门写了篇文章给中央。

  反映三农问题,得到了中央的高度重视。

  水是种田的根本,他们争夺的,其实是生存权!

  请收藏本站:www.284fsie5d.lol。笔趣阁手机版:m.284fsie5d.l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