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6 当10万元户(第2页)

老章头浑浊的眼珠转了两转,从老花镜上沿打量我:"小范厂长啊,那条烟……"他忽然压低声音,下巴朝门外扬了扬,"今儿上午,镇广播站的小秦姑娘拿走了。"

“拿走了?”范秋生掏出一根大前门递过去,“那么贵的烟,能随随便便拿走?”

老章头接过去,麻利地点燃,狠吸了一口:"上海烟确实金贵着呢,一年供销社就分到两条。一条是上半年省里来领导,文书记亲自拿去招待了。这条嘛,小秦姑娘拿着文书记的批条,说是要招待省电视台的同志。"

风卷着枯叶扑进门帘,供销社墙上的月份牌哗啦啦翻动。

10月27日,这个日期在范秋生的记忆里烫出焦痕——后世某一年的这天下午,省纪委的工作组秘密进驻市招待所,调查已经升任县委书记的文力鸿。而现在,广播站的高音喇叭正播送着,欢快的旋律与供销社的霉味格格不入。

范秋生赶到县纺织厂,拿着申请报告,直接去找厂长老徐。

老徐接过申请报告,只瞄了一眼,便要范秋生跟着纺织厂会计小王去取货。

来到库房,小王打开门,带着范秋生,来带库房西北角。整个库房,就西北角还有几摞布料。

阳光从气窗斜斜地射进来,落在布料上,布料上的细小棉结清晰可见——这本该是二等品才有的瑕疵。

范秋生皱了皱眉:“小王同志,文书记批的是一等布料呢。”

小王抹了抹额头的汗水,人造棉罩衣腋下洇出深色汗渍:"一等劳动布料早没了,二等品也只剩下10匹了,而且必须按一等品处理。"

小王的意思很明了,如果不按一等品处理,二等品也会给。

"告诉徐厂长,这批布我照单全收。"范秋生摘下钢笔,在供销社的便签纸上刷刷写下几行字:今赊到县纺织厂10匹二等品劳动布料,芙蓉小学小学生校服专用,年前付清,范秋生。

小王盯着纸条上的字,眼睛渐渐瞪大:“文书记已经特批,这些布由镇教育经费垫付,你何必赊账?”

"二等品就是二等品价,不能作一等品处理。"范秋生把纸条折成方块塞进他手心,“请转告徐厂长,年前我一定付清,绝不拖欠。”

上周去省城进货时,黑市上的劳动布价格早就是政府指导价的三倍。

这么大一个县纺织厂,竟然生产这么点布料,很不正常。徐厂长选择在这个节骨眼上配合文力鸿,怕是也被抓住了什么把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