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融冰(第3页)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画中点睛之处没有呈献,聊以冰刻,新意有余却……”
内阁李明维道:“臣倒是觉得,这冰刻实在用心至极,刀刀精美,画作的名字,也是取得贴合冬遇祭礼的吉兆。何必纠结它是不是和一副消失的画作相似与否。”
乾泽帝听完下面争辩,问姜长鹰:“姜卿,可否替大家赏鉴一二?”
姜长鹰俯首,“遵旨!”
“且慢!”
喊话的是乔广陵,他上前道:“陛下,陛下虽不看我等献礼,只对姜指挥史的冰刻青眼有加,但是这太子殿下的献礼,却不可不看啊。”
“父皇!”乔广陵刚说完,楚琮瞻便匆匆跑过来,陪同的是倪昌和北林。
“太子?你醒了?”
“感念父皇关心,儿臣没有大碍。儿臣准备了献礼,特意赶来呈献给父皇。”
太子冬遇献礼是规矩,但是终献是个难课题,乾泽帝并未指望太子。就连满朝大臣都犯难的事,乾泽帝并不觉得楚琮瞻能够做好。
“太子心诚,朕心甚慰。”不如就叫太子先献礼,再拿姜长鹰的献礼作为终献。乾泽帝心下这般打算。
太子手上还裹着纱布,他小心翼翼的从盛放献礼的木盒中取出一卷卷轴。在乾泽帝面前跪呈完,两名敬天司的御渠将画卷打开。随着画面徐徐展开,乾泽帝神色肉眼可见从喜转为惊,甚至带着些许诧异。众人初看那画,没有什么感觉,再看,发现似曾相识,最后反应过来,这与姜长鹰冰刻画内容虽不说一模一样,但也相差无几。
“太子的献礼,叫什么?”
“回父皇,神武祭天图!”
乾泽帝微微眯起了眼。
角落中,璃王楚珩也吃了一惊,但是稍缓心绪后,又恢复了平静,他看了一眼姜长鹰,又看了一眼远处的乔广陵,微微扬起了嘴角。
户部戴原道:“且不说此画与原作有几分贴合,但看这色彩描绘,和笔锋走势,都十分的精妙。陛下,虽说都是同一副画作,但是老臣觉得,太子殿下这幅神武祭天图似乎更胜一筹。”
“臣也觉得,虽说姜指挥史所献的这幅以冰刻画精美新奇。”刑部张松道:“但是神武祭天图到底是一副色彩明丽气势磅礴的祭天之作,而其中天雷降世的传说是不可没有的,太子殿下这幅图中天雷滚滚,百姓朝拜,神武大帝威震八方,四海来朝的典故和精髓都展现的淋漓尽致,臣觉得,此画可典藏,用以弥补原作被毁的遗憾了。”
乾泽帝看着太子献的画,目光逡巡之间,早已看出端倪。
听完张松的话,乾泽帝挑起嘴角,泛起笑容。张松言过其实,虽有恭维之语,但是不可否认,太子这幅画在画面整体把控与和谐度上来说,更胜一筹。若论大气,姜长鹰的冰刻给人的视觉冲击无疑是一副纸上画作不能匹敌的。
看到乾泽帝轻笑,展光前也大着胆子开了口:“臣觉得,太子殿下这幅画作,确实可堪典藏,但是张大人不要忘了,今日冬遇,陛下要选的是终献之作。臣觉得,若为终献,还是姜指挥史的更适合。且姜指挥史今天借着献礼,重伤何抱势,扭转了局势,可谓有勇有谋。”
“展大人也说了是选终献之作,却只字未提画作本身优劣啊。”
看这两个人又在拌嘴,朝臣们看戏的看戏,摇头的摇头。
“父皇,儿臣这副画,还没有完成。”太子上前道。
“没有完成是何意?”乾泽帝不解。
楚琮瞻目光示意,北林走到那画前,向乾泽帝行了一礼,随即拿出一盒子,里面是黑色的粉末,北林抓起那粉末,运着内力洒在画卷上。北林提醒拿画的两名御渠,“二位待会见火,不要吓着,拿稳当着。”
两人点头,北林走到火盆前,徒手探进去,手指一弹,一撮火苗飞向那画卷。在众人惊奇的目光中,那画卷嘭的窜起一团火,满场哗然。火势扬起的瞬间立即又小了下去,只有画卷中描绘天雷的地方由上而下燃烧着。众人屏住了呼吸般看着那道道雷火燃烧殆尽。少顷,火灼过后的“天雷”边缘呈现焦黑,而中间部分的颜色则慢慢从青白变为绚烂的蓝紫色。
众人都惊住了,一时无言。
“妙啊!”周岑忍不住感慨出声。
“虽未见过原作的天雷是怎样的鬼斧神工,但是此画火灼后的道道天雷栩栩如生,色彩绚烂自然,叫人挪不开眼啊。”内阁王柳道。
李明维道:“对啊,天雷的点睛之笔显然是被刻画出来,但其实整个画卷的颜色随着方才那团火,都改变了。”
众人这才发现,方才整副画颜色偏亮,多处运用白描。巧虽巧,却不够绚丽。但此刻白描之处全都泛着蓝紫色的淡光,整副画由亮变成天地惊变时的变幻莫测。
“父皇,虽然此画是仿神武祭天图所作,内容或许有诸多不符合原作的地方,但是竟是为讨祥瑞,怎么能不将天降祥瑞的典故呈献出来,儿臣祝愿父皇圣体长健,愿大程社稷永昌!”
华服下,乾泽帝紧紧攥起了手中的念珠。半晌,缓缓说了声:“太子,至诚至孝,快起来。”
楚琮瞻拜了拜,站起身。看向乾泽帝。
乾泽帝颔首,“太子,上祭台,到朕这里来。”
众人心知,乔太师出谋划策,太子的献礼已经获得乾泽帝亲眼,姜长鹰只能算作冬遇有功之臣,并不能获得终献祥瑞的身份。
百官窸窸窣窣,许多人将目光看向赵荣木。赵荣木看着事情走向,觉得可以进入终献环节。他迈出列,行礼完还未开口,就被姜长鹰一声陛下给打断了。
“陛下。”姜长鹰站出来,“微臣的冰刻还剩最后一道技法。”
楚珩笑问道:“姜大人,这冰刻还有什么技法,莫不是现在着墨上色?”
见说话的是楚珩,乔广陵抬眼看了过去,几不可见的蹙了蹙眉。
姜长鹰颇为客气:“回璃王殿下,正是。”
看完太子画作的神来手笔,大家对姜长鹰临时着色的请求深感不屑,直觉冰上着色,成功与否另说,就算成功,也不一定能美得过太子的那副。
乾泽帝倒今夜心境大为不同,干脆的点了点头,“就依姜卿所请。”
黄碚、江出卸了马,只留铁轮铁架和木板,将冰刻推到祭场中央。姜长鹰也走到火盆前,拿起一根燃木,再走到冰刻前,将燃烧的木棍丢置于木板上,那木板涂了油,见火立即窜起蓝色的透明的火。火势并不凶猛,燃烧也没有烟尘,只有温柔的火苗在冰块下方四周烘烤着。官员中不时有人发出嘶嘶声,似乎正思考姜长鹰在搞什么名堂。
乾泽帝沉心静气的看了一会,终于也忍不住将手中的念珠揉搓起来。
“啊!快看啊!”底下有人发出惊叹。
众人伸着脖子,看那冰刻竟然在火中慢慢融了,冰刻周围和顶上几处并不明显的冰窝竟然向冰刻画中处流淌着液体,那液体从冰块左右及顶部,顺着画面中雷火或是河流云朵的笔触走势,向整个画面注入了墨色,巧妙的是,这墨色并非只有黑白晕染,天雷和神武大帝手中的献祭之火皆是赤橙之色,浓淡相宜。
“真是巧夺天工,浑然天成啊。”老臣宋庸忍不住赞叹。
内阁秦俢许久没在朝堂说过话了,此刻也忍不住道:“原以为冰刻画只是在冰上雕刻画作,现在仔细一看,这画作乃是藏在冰块内部,所以下面纵使有火烤着,也丝毫不会影响画面的内容。”
“哈哈哈哈,妙哉妙哉。”楚珩笑得爽朗,赞叹道:“陛下,姜大人这一献礼,真是震撼啊。且不说冰刻画本身雕刻技法十分熟稔,就说这把颜色溶于冰层的巧思,实在让人惊奇。而且最后用火灼让颜色自然流淌,形成的着色效果也是惊为天人啊。”
乾泽帝看着那画面,缓缓站起身。
赤色的天雷?第一次见。而天雷与人间神武大帝手中赤色的祭火相互呼应,其寓意之妙,最令乾泽帝动容。
乾泽帝抬手,手掌隔空伸向姜长鹰那尊冰刻画,随即大袖一挥。早就站出来的赵荣木舌挢不下,此刻惊醒了一般,睁大了眼,扬声喊道:“终献祭礼——冰刻画‘神武大帝几天图’献礼者:江南都指挥使姜长鹰,拜呈。”
姜长鹰撩起角袍,跪地,朝祭台行了跪拜大礼。
满朝文武也从不可思议、或是惊疑不定中回神,齐齐跪了下去,山乎陛下圣明、天佑大程、百世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