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对峙(第3页)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
“对于姜长鹰来说,最大的恩赐,莫过于为官的日子平顺,履职之路平稳。放眼望去,朝中能够真的有气度和实力满足姜长鹰的,也就殿下了。”罗途明对于姜长鹰一族的了解,不可谓不深,这其中也少不了这些年来与姜家来往密切的缘故。
“这十年间,他也算是知恩图报的。乾泽十年,推举祝平丸入驻瑞城知尹府,从此本王在江南,才算是真的有了一双眼睛。乾泽十一年,帮我摘除刑柏年同党,免去我许多麻烦。乾泽十五年替我平了醉临那帮不听话的郡守,让他们乖乖吐出经年的仓储粮囤,替我填了好大一个窟窿……凡此种种,不胜枚举。这些年本王真的算是明白了实干派的妙处。”光阴如梦,楚珩悉数过往,想到了更久远事,眯着眼望着琼琚楼外并不清晰的景,感慨道:“本王终于理解了当初乔广陵的良苦用心,姜长鹰其人,即使不在暮北,即使不统军打仗,依然是个不可多得的好手。”
罗途明莫名警觉,“殿下别忘了,姜家落得今日这般,全是乔广陵一手促成的,用心良苦,说来只怕讽刺得很。”
“你不明白,那个时候,你还是个不经事的小屁孩,就连我那时候因为年轻,也不懂,还同满朝文武及天下人一样,认为乔广陵是乐见姜氏衰落,其实非也。”
罗途明听得懂,但并不认同,“殿下近来同周阁老走得近,这些弯弯绕绕权术之言,周大人信手拈来,殿下若真觉得姜氏好用,合该替他防着点这样的权臣,以防将来,又重蹈当年乔大人那样的无奈,活生生把一柄利器拱手让人,到现在还要处处提防这利器会忽然刺向自己。”
罗途明向来不喜周岑,如今更是直言不讳,说到底,也有因着和姜氏走得近,刻意替姜长鹰一族鸣不平的心思。
楚珩愣了一下,定睛看着愣青一般的罗途明,哂笑道:“你倒是上赶着替姜家排斥权臣,他若真的讨厌权臣,当年就不会同乔广陵成为知己,你以为凭借如今这样的局面,姜长鹰就能将身在同一阵营的你当做知己吗?”
“!”罗途明眸色遽变,他垂首,面色没有过多表露,但是耳朵却腾的一下赤红。楚珩看到,徒生出后悔之意。两人就这样隔着一张桌子,半晌无言,楚珩没有台阶,并不想服软。
******
“芙蓉美人妆,水殿珠翠香。暗合梦款曲,明笛寄怨肠;幽幽往思矣,涓涓勤笑靡;昨夜风且浅,扉生虑无涯;舟济海和天,志存草并庵……”
“什么破词!”罗途明不耐烦,张嘴骂道。
花女拨琴的指尖一滞,琴在铮羽声之后戛然而止,罗途明后知后觉,才知道花女一直都侯在侧厅。周岑恰好打门外入内。少见罗途明此番情状,他也愣了愣,替花女打圆场道:“罗公子勿怪,词是我填的,想借花姑娘神曲为自己的笔墨添一添彩,不想,污了公子的耳。”
周岑步入厅内,朝楚珩行了一礼,态度谦和:“璃王殿下恕罪,罗公子恕罪。”
楚珩张开手臂,抖了抖宽袖,“周大人请坐。”
“谢殿下。”周岑依旧站着,正合了罗途明的意,起身礼数周全的退了下去,只是嘴上未发一言。
周岑这才落了座,“姜长鹰这颗棋灵活性太强了,也实在是好棋,用在至关重要的最后时刻,才是上上之举啊。”
“本王知道,你想现在就用,我也不会同意。”楚珩望着晃动的珠帘,慢慢看回身边周岑,“你这么开门见山,是不是你安排在坞城的人,说了什么?”
周岑轻笑,“殿下明眼人。”
“虽然并不想探听周阁老的私隐,但是此人在江南多年,隐藏很深,周大人神通教本王叹服啊。”
“殿下过誉了,隐藏再久,左不过一颗旗子,小卒的力量有限,怎敌殿下在瑞城和坞城的实力。而且这两座城市,一个姜长鹰把着天下第一仓观澜仓,一个瑞城,又将诞生大程最大的港口,粮食及互市之所,说起来,是就连太子都望尘莫及的。”
“周大人慎言,姜长鹰是都指挥使,早就不直接管观澜仓的事,你说观澜仓由他把控,叫人听去,岂非平白给姜长鹰惹麻烦?而姜大公子勤勤恳恳,恪尽职守,对观澜仓尽的也是镇守之职责。至于瑞城,互市开起来,也是利国利民的好事,至于成不成,也要靠内阁和户部牵头,陛下首肯。本王协理此事,还没开始,操心的事情就接踵而至,真办成了能从陛下那里讨点好我就心满意足了。”
“……”周岑听完沉默了半晌,忽而放声大笑起来。
楚珩盯着周岑,少顷亦仰头大笑。
“哈哈哈哈哈……”
二人笑声交织,周岑抚了抚胸口,道:“罗公子还是当初那个罗公子啊,看来将殿下气的不轻。”
“如此天真的话,拿去说给姜长鹰听,确实可以,他最近有点自欺欺人,本王真不知道是好是坏啊。”
“罗公子只不过是为了私情,或者说他心里有和自己较劲的心结。不过能这样率性而为,说明殿下待罗公子宠信有加,才一直让罗公子秉持本心。”
“他到底是擎南漳州擎家出身,江湖上数一数二的帮派,鼎盛时期,就连醉临山辛家,也不敢踏入擎山北山脉半步,他有自己的底气。”
“不过,擎家的底气,自罗公子入都后,有一半是源自殿下吧。说起来,人与人之间兜兜转转,相互依附是首要,情义二字不过顺势而生,奈何它也最容易叫人看不清你我,分不清厚薄。”周岑眼中回归锐气,对楚珩道:“殿下如今是上位者,从此刻开始,要时刻铭记才是。”
楚珩别开目光,眼神最终落在桌上半壶桂花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