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狐皮大衣(第2页)
“王爷高兴就好。”
谢晚宁移开目光,重新投向关外,“只是此地简陋,又值战时,若有招待不周之处,还请王爷海涵。”
叶景珩毫不在意地摆摆手,视线也随着她望向远方,仿佛真的只是来观风望景,“无妨。本王倒觉得,这关外的风,比冀京那潭死水,要清爽得多。”
——
那珍贵而熟悉的平静并未持续多久,数日后,戎人果然再次集结,规模虽不及上次夜袭,却狡猾异常。他们不再强攻,而是仗着骑兵迅捷,分成数股,如同草原上最令人头疼的鬣狗,不断袭扰粮道、袭击外围哨卡、焚烧草料,打一下就跑,绝不纠缠。谢晚宁派兵去追,对方便利用熟悉地形,将追兵引入预设的陷阱或伏击圈,几次下来,守军疲于奔命,损失不小,士气也受到了打击。
“这帮狗崽子!滑不留手!”张猛一拳砸在案几上,气得胡子直翘,“正面打不过,净使些下三滥的阴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霍凌秋眉头紧锁,在地图上比划着,“他们这是想耗尽我们的精力,拖垮我们的补给。若粮道长期被袭,关内支撑不了多久。” 谢晚宁盯着地图上被反复标注的几条粮道和遇袭地点,眼神锐利。
戎人的战术让她想起了天机楼里某些最难缠的对手——不与你硬拼,专挑软肋下手。她必须想个办法,要么揪住他们的主力狠揍一顿,要么彻底掐断他们袭扰的可能。
营帐内气氛凝重。谢晚宁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脑中飞快运转着各种方案,却又被现实条件一一否决。兵力有限,分兵把守各处粮道根本不现实,主动出击又容易被牵着鼻子走……
就在这时,帐帘被掀开。叶景珩裹着一身寒气走了进来,手里随意把玩着一柄镶嵌宝石的精致匕首。他仿佛没看到帐内凝重的气氛,自顾自地走到火盆边烤火,目光扫过摊在桌上的地图,停留片刻。
“啧,”他发出一声意味不明的轻啧,然后开口,“月七!”
“是!”
“本王这衣服有些旧了,你带你去捉草原上的沙狐给本王做件新衣。”
月七犹豫了片刻,“主子,那家伙狡诈得很,只怕……”
“瞧你,”叶景珩像是在自言自语,又像是在点评,“对付这种滑溜的猎物,光追着尾巴跑可不行。要么,设个它不得不钻的套子,要么……让它自己把要害送到刀口下。”
他抬起头,对上谢晚宁若有所思的目光,微微一笑,那笑容却没什么温度,“谢将军,你说,是也不是?”
说完,他不再多言,仿佛只是随口感慨了一句,便转身施施然走了出去,留下帐内众人面面相觑。
谢晚宁的心脏却猛地一跳。她当然知道叶景珩不会发神经突然跑来说什么做衣服的事儿,刚刚那番话让她瞬间想到了办法。
她的目光死死锁在地图上一处关键隘口。
鹰回涧。
那是几条重要粮道的交汇点,也是戎人多次袭扰的必经之路,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以往为了避免被伏击,运粮队都尽量绕开那里,宁可多走远路。
或许……
“张猛!霍凌秋!”谢晚宁猛地站起,眼中精光爆射,之前的凝重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猎人发现猎物踪迹的兴奋,“传令!明日开始,所有粮队,改走鹰回涧!给老子大张旗鼓地走!”
“啊?”张猛和霍凌秋都愣住了,“将军,那地方可是……”
谢晚宁嘴角勾起一抹和叶景珩方才如出一辙的、带着点痞气的冷笑,“放出风去,就说我军粮草不济,急需补给,冒险走鹰回涧是迫不得已!把风声给老子吹到戎人耳朵里去!”
“然后,”她手指重重戳在鹰回涧的位置,“在涧口两侧高地,埋伏下所有能抽调的强弓硬弩!涧内狭窄,骑兵施展不开,老子要让他们进来多少,就变成刺猬多少!再派一支精骑,绕到涧后,堵死他们的退路!这次,老子要关门打狗,把这只沙狐的皮,给扒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