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支春山茶 作品

第三十五章 借刀杀人

冀京,深宫。

皇帝叶知琛的身体如同秋末的残烛,在太医院无数珍奇药材的熏蒸下,非但没有好转,反而越发衰败。浑浊的眼眸时常失焦,枯瘦的手连朱笔都握不稳,剧烈的咳嗽撕心裂肺,仿佛要将五脏六腑都咳出来。终于,在又一次朝会上咳得昏厥后,他下旨休朝,令太子叶承稷监国理政。

太子叶承稷,年近而立,相貌端正,却因常年养尊处优而显得有些虚浮。骤然手握大权,初时还有些谨小慎微,事事请教几位老臣。然而,权力的滋味如同最醇的酒,很快便让他熏熏然起来。他身边迅速聚集了一批善于逢迎、急于攀附的官员,阿谀之声不绝于耳。

此时,叶菀倒是没露出什么不快的神色,反而在太子监国后,姿态放得前所未有的低。她每日必至东宫请安,言语间对太子这位“储君”的“英明睿智”推崇备至,处理宫务更是事事请示,恭敬有加。她甚至主动将自己安插在户部、工部等要害位置的一些“得力”人手,以“避嫌”为由,调往不甚紧要的闲职,美其名曰“为太子殿下铺路”。

太子叶承稷对这位“识大体”的妹妹甚是满意,言语间也多了几分亲近与信任。他哪里知道,叶菀献上的人手,本就是些能力平庸、甚至有些贪鄙之辈,调走他们非但无损叶菀的核心布局,反而让太子身边环绕的尽是些溜须拍马之徒。

这夜,紫宸殿的灯火一如往常,又是彻夜的亮着,太子叶承稷正扶着额头对面前的奏折苦恼。

“皇兄,”叶菀从殿外而来,带着一身的寒气,“都三更天了,明日还得上朝,早些休息吧。”

她目光扫过案上狼藉的奏折和太子铁青的脸色,眼底深处飞快地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冷意,随即被浓浓的担忧取代。

她走到御案旁,动作轻柔地将一盏热腾腾的参汤放在太子手边。氤氲的热气模糊了她精致的眉眼,更显得温婉无害。

叶承稷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疲惫地叹了口气,指着那些奏折,声音沙哑带着浓浓的怨气。

“菀儿,你瞧瞧!孤殚精竭虑为国库开源,为父皇分忧,这些庸臣!不仅不体谅孤的苦心,反而处处掣肘,口诛笔伐!说什么与民争利?简直是鼠目寸光!江南富庶,取之些许以济国用,有何不可?前朝亦有旧例可循!”

他的语气充满了委屈和不甘,叶菀心中冷笑,面上却满是理解与认同。她微微倾身,声音压得低了些,带着一种推心置腹的真诚。

“皇兄莫要动气,气坏了身子不值当。这些老臣……唉,终究是暮气沉沉,只知守成,不解皇兄励精图治的雄心壮志。”

叶承稷的眼睛瞬间亮了一下,他猛地抬头看向叶菀,仿佛找到了唯一的知音。

这正是他最渴望被认可的品质!

叶菀迎着他的目光,语气更加恳切,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不平。

“江南盐茶丝帛,乃天下财富所聚。加征些许‘平准税’,既可解燃眉之急,充盈国库以固边防、奉养父皇,更可向天下彰显皇兄锐意革新、勤勉治国的决心!此乃一举多得之良策!那些反对之人,不过是怕触动他们固有的利益,或是……嫉妒皇兄初掌国政便能有此魄力罢了!”

她的话语如同最甜美的毒药,精准地浇灌在叶承稷那棵名为“虚荣”的幼苗上。太子脸上的阴霾瞬间被一种被理解的兴奋和“众人皆醉我独醒”的自得所取代。

是啊!他是太子!是未来的天子!

他做的是励精图治的大事!怎能被这些迂腐之言所困?

“菀儿所言极是!”叶承稷一扫颓态,挺直了腰背,眼中重新燃起被点燃的雄心,“孤意已决!此策必须推行,孤倒要看看,谁还敢妄议!”

他重新抓起朱笔,这一次落笔毫不犹豫,带着一种被鼓舞后的魄力,在几份言辞最激烈的反对奏章上批下“毋庸再议”、“着该员闭门思过”等字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