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4章 碑林泣血
中原腹地的碑林在三个月前开始出现异状。
最初只是有樵夫说夜里路过时,听见石碑在风中发出人语般的呜咽。直到上个月,镇守碑林的文官发现最古老的那座青铜碑上,蝌蚪状的上古文字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消退,露出下面青灰色的石质,才终于惊动了中枢。
苏念安和阿石抵达碑林时,正赶上一场罕见的秋雨。细密的雨丝打在千余座石碑上,溅起细碎的水花,那些镌刻着三皇五帝以来历代文诰的碑石,竟像在无声哭泣——雨水顺着碑文凹槽流淌,在碑底积成浅浅的水洼,泛着诡异的暗红色。
"这些不是普通的雨水。"阿石用指尖蘸了点水洼里的液体,放在鼻尖轻嗅,"有蚀星之力的残留,但比秦苍身上的要稀薄得多,更像是......某种力量消散后的余烬。"
苏念安抬头望向碑林深处。那里矗立着一座高约三丈的赑屃碑,碑身覆盖着厚厚的青苔,唯有顶端露出的"天工"二字还清晰可辨。此刻有淡紫色的雾气正从碑石裂缝中渗出,与雨丝相触时发出"滋滋"的轻响。
"星枢剑有反应。"她按住腰间的剑柄,剑身在鞘中轻微震颤,仿佛在呼应某种遥远的召唤。肩头的和生树突然枝叶蜷缩,米粒大的白花蒙上一层灰翳,"小苗说里面有很旧很旧的'伤口',比东海的封印缺口还要古老。"
话音未落,碑林西侧突然传来轰然巨响。两人循声望去,只见一座刻着《仓颉书》的石碑竟从中裂开,断面处隐约可见暗金色的纹路,像极了某种兵器的残痕。
"那边有人!"阿石突然低喝一声。饮魂剑应声出鞘,赤色剑气劈开雨幕,将一道从石碑后闪出的黑影钉在地上。那黑影在剑气中挣扎片刻,化作一张焦黑的符纸,纸上用朱砂画着的龙形图案已被雨水晕染得模糊不清。
苏念安蹲下身拾起符纸,指尖刚触碰到纸面,星枢剑突然爆发出强烈的金光。碑林中所有石碑同时震颤起来,那些正在消退的文字竟开始逆向流动,在石面上重新组合,最终在每座碑的顶端都形成了相同的图案——两把交叉的古剑。
"是湛泸和龙渊。"阿石瞳孔骤缩,饮魂剑上的赤色火焰突然变得狂暴,"岳家军典籍记载,这两把剑是上古神兵,传闻能断阴阳、定乾坤。但早在商周时期就已失踪,有人说它们随商纣王自焚于鹿台,也有人说被周穆王封入了昆仑墟......"
他的话被一阵苍老的咳嗽声打断。碑林深处的赑屃碑后缓缓走出一位老者,身披洗得发白的官袍,手里拄着的拐杖竟是用半截剑鞘改造而成。老者看到苏念安手中的星枢剑,浑浊的眼睛突然迸发出精光:"星辰之力的传人......终于来了。"
"您是?"苏念安注意到老者官袍下摆绣着的饕餮纹,那是历代掌管碑林的"执简令"才有的标识。
"老夫姓钟,是第三十七代执简令。"老者咳嗽着指向赑屃碑,"三个月前,有人用阴符术强行唤醒了碑林中的'剑冢',想取出镇压在这里的双剑。老夫拼死才用'镇文符'暂时稳住局面,但碑魂已伤,再拖下去,整个中原的文脉都会跟着崩碎。"
他举起拐杖敲击地面,半截剑鞘与地面碰撞的瞬间,所有石碑突然齐齐转向,将碑面朝向赑屃碑。雨幕中浮现出无数虚影,有披发的仓颉在龟甲上刻字,有执剑的周公在洛邑铸鼎,最终所有虚影都汇入赑屃碑的裂缝,凝成一行金光闪闪的古字:"双剑离,文脉绝;双剑合,天下一。"
"阴符术......难道是秦苍的余党?"苏念安想起东海祭坛上那些白骨,又看了看手中焦黑的符纸,"可他们为什么要找湛泸和龙渊?"
钟老突然剧烈咳嗽起来,咳出的血落在青石板上,竟让那些暗红色的水洼瞬间沸腾。他颤抖着解开衣襟,露出胸口处一个黑色的掌印,掌印边缘隐约可见龙鳞状的纹路:"不是余党......是比秦苍更可怕的存在。那人自称'鳞父',三个月前带着十二枚'镇龙符'闯入碑林,说要'取回属于龙族的东西'。"
阿石突然按住饮魂剑:"鳞父?岳家军的密档里提过这个名字,说他是上古时期背叛龙族的'弃鳞者',被黄帝用轩辕剑斩断龙骨,镇在昆仑山下。难道他没死?"
"轩辕剑断的是他的肉身,却锁不住他的魂。"钟老的声音突然变得飘忽,仿佛有无数人在同时说话,"他的魂藏在龙渊剑里,沉睡了五千年。直到三个月前,蚀星之力撕开天地缝隙,他才借机苏醒,想用湛泸剑重铸肉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