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度温差 作品

第740章 圣洁碑泣血(第2页)

圣迹碑上的黑雾突然翻涌,孔子的浮雕前,竟缓缓浮出那个学童的身影。他背着书包,手里攥着半截粉笔,正踮着脚往碑上补刻被风雨磨平的“孝”字。这画面触碰到黑雾的瞬间,无数凄厉的尖叫从雾中传出,像是有无数冤魂在抗拒这抹微光。

“痴心妄想!”萧将军怒吼着挥剑斩向学童虚影,剑影落下的刹那,林霜的定魂箭破空而出。箭矢掠过剑影时,箭身上突然浮现出岳家军的军规,“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十个字与剑影中的“杀”字碰撞,爆发出刺目的白光。

“铛”的一声脆响,定魂箭钉在圣迹碑前的石台上,箭尾的红缨剧烈震颤,竟震落了碑上的一块碎石。碎石落地时,露出下面一行极小的字:“至元十七年,某护此碑三月,终为乱兵所杀。”字迹歪歪扭扭,却力透石背。

“看见了吗?”林霜的声音带着哭腔,她自幼听父亲讲岳家军的故事,此刻才明白那些军规为何能流传至今,“总有人在护着它。不是为了圣人,是为了自己心里那点念想。”

萧将军的甲胄突然发出刺耳的裂响,暗紫色雾气中浮现出无数张脸——有襄阳城破时死在他身边的小兵,有被元兵杀死的拓碑匠,还有那个在记功碑前教他写字的老秀才。这些脸都在无声地摇头,眉心处都有一点微弱的金光。

“不……不可能……”萧将军的剑影开始溃散,那些被炼入剑中的碑文正挣脱暗紫色雾气,《出师表》的残句飞向一个正在拾掇断碑的老丈,《满江红》的断章落在几个后生握紧的拳头上,“蚀星之力说过,他们都恨!恨这世道,恨这文脉!”

苏念安突然将禹王鼎碎片贴在圣迹碑上。青铜与石碑相触的瞬间,整座孔庙突然亮起,大成殿的金顶重新焕发光彩,泮池的水面浮起无数先秦竹简的虚影,而圣迹碑上的黑雾如潮水般退去,露出碑石深处密密麻麻的刻痕——那是千百年来无数人留下的印记,有官员的题字,有学子的涂鸦,甚至还有恋人的私语。

“他们不是恨文脉。”苏念安的指尖拂过那些刻痕,每触碰一处,就有一点金光融入她腕上的菩提子手串,“他们是恨文脉被辜负,恨那些刻着‘爱民如子’的石碑下,埋着多少白骨。”

萧将军的剑“当啷”落地,剑影彻底消散,露出剑身原本的样子——那竟是半截残碑,上面刻着襄阳记功碑的最后一行字:“愿后世再无此碑。”

“后世……再无此碑……”萧将军喃喃自语,甲胄上的暗紫色纹路开始褪去,露出下面早已朽坏的衣衫,“我守着记功碑时,那个小兵也说过这句话。他说,最好的记功碑,是百姓不用再记谁有功,只要能安稳过日子……”

圣迹碑突然发出一声悠长的叹息,碑身上的浮雕彻底清晰,孔子与老子相见的画面旁,多了无数鲜活的身影:有扛着锄头路过的农夫,有背着行囊赶考的书生,有牵着孩子来拓碑的母亲。这些身影与圣人的浮雕融为一体,再分不清哪是圣迹,哪是人间。

萧将军缓缓跪倒在碑前,眉心那枚漆黑的“道”字正在淡化。他抬手抚摸碑石,像是在抚摸记忆中的记功碑,指腹触到那个学童的手印时,突然老泪纵横:“原来……我要铸的不是复仇的剑,是能护住这些手印的墙……”

暗紫色的雾气从他体内疯狂涌出,在空中凝聚成一张巨大的脸,发出不甘的咆哮。这咆哮震得孔庙的柏木哗哗作响,远处的骨墙方向传来回应的轰鸣,大地开始剧烈震颤,仿佛有巨兽即将破土而出。

“蚀星之力要反噬了!”阿石将龙渊剑插入地面,暗金色的剑身延伸出无数纹路,在圣迹碑周围织成结界,“它把所有力量都灌进了萧将军体内,现在要夺碑而逃!”

苏念安的菩提子手串突然爆发出金光,与禹王鼎碎片的光芒交织成网,将暗紫色巨脸困在其中。网眼处,无数细小的碑文在游动,那是钟老留下的天工秘术,此刻正与圣迹碑的文脉共鸣,将巨脸一点点分解。

“拦住它!”林霜的定魂箭连珠射出,箭矢在空中组成“忠孝节义”四个字,钉在巨脸的四肢,“一旦让它逃回骨墙,之前所有努力都白费了!”

萧将军突然站起身,他的身体正在变得透明,却毅然决然地扑向暗紫色巨脸:“三百年了……该还给他们了……”

他的身影穿过金光织成的网,与巨脸撞在一起。令人震惊的是,那些吞噬一切的暗紫色雾气遇到他,竟如冰雪消融,露出雾气深处无数微弱的光点——那是被蚀星之力困住的魂魄,此刻都在发出解脱的轻鸣。

“看啊……”萧将军的声音在光点中回荡,“他们一直在等着……等着有人告诉他们,文脉没断……”

光点们纷纷飞向圣迹碑,融入那些刻痕之中。学童的手印变得更加鲜活,小兵写错的“忠”字渗出朱砂般的红光,老秀才教字的身影与孔子的浮雕重叠,仿佛跨越千年的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