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3章 四库书魂(第2页)
“是经部书灵的集合体。”阿石的龙渊剑发出龙吟,“它被蚀星篡改了记忆,把传承变成了禁锢。”老者突然张开嘴,吐出的不是言语,而是无数带刺的竹签,竹签上刻着被篡改的经文:“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知”字被剜去,换成了扭曲的“愚”。
湛泸剑的金芒突然化作巨网。网眼处浮出《论语》原文,金色的“仁”“礼”二字在网间流转,将竹签纷纷兜住。那些被篡改的经文遇上原文,立刻发出滋滋的响声,竹签上的墨色迅速剥落,露出底下竹纤维的原色,“文字的力量,在于本真。”苏念安手腕翻转,金网突然收紧,将所有竹签绞成竹粉,随风散入海中。
老者虚影突然炸裂。墨色的碎片在空中重组,化作无数手持经卷的书生,他们的长袍上绣着不同朝代的纹饰,却都面无表情,机械地重复着同一句话:“天不变,道亦不变。”
“他们在重复被僵化的经义。”林霜的“书”字箭突然射出,箭羽掠过书生们的长袍,留下串串火星。火星落在经卷上,竟在空白处写出活字印刷的字模,“真正的典籍会生长,就像毕昇的活字,能随时重组出新的意义。”
随着箭镞深入崖壁,万卷崖突然震动起来。崖壁上的石书开始逆向翻动,露出背面的刻痕——那是无数匠人凿刻的痕迹,有的是校正经文的批注,有的是质疑旧说的诘问,最深的一道刻痕里,嵌着半块明代的活字印版,上面刻着“疑”字。
“这才是经部的真魂。”阿石的剑气顺着刻痕蔓延,暗金色的光纹里浮出历代学者的批注:郑玄笺注《诗经》时的校勘记,朱熹注解《论语》时的修改稿,顾炎武考据经书时的札记,“质疑与修正,才让经典活了下来。”
墨色海水中突然升起座石台。台上跪着个穿清代官服的老者,他正用烙铁将“禁”字烫在一堆书上,书页燃烧的火焰是诡异的绿色。当三人靠近时,老者突然抬头,露出纪晓岚的面容,可他的眼睛里没有瞳孔,只有旋转的“删”“改”二字。
“是被蚀星扭曲的四库全书总纂官。”苏念安的菩提子突然炸开,珠子里飞出无数被删改的典籍残页,在空中拼出《永乐大典》的原貌,“他本是整理典籍的人,却被蚀星变成了销毁者。”
龙渊剑突然插入石台。暗金色的剑气中浮出无数被禁毁的书名:《天工开物》的删节版在发光,《红楼梦》的早期抄本在颤动,最显眼的是一本《海国图志》,书页上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正在与绿色火焰对抗。
“删改不是保护,传承才是。”阿石的剑气突然加重,石台上的“禁”字开始剥落,露出底下的“传”字——那是用无数细小的活字拼成的,每个字模里都藏着个读书人虚影,有抄书的书生,有刻版的匠人,还有冒着杀头风险藏书的隐士。
纪晓岚的虚影突然发出叹息。他抬手抹去眼睛里的“删”“改”二字,露出温润的目光:“当年编四库全书,删了太多有用的东西……”他抓起一把绿色火焰,竟在掌心搓成颗种子,“这些被毁掉的文字,本该像种子一样发芽。”
种子落地的瞬间,石台下突然冒出竹林。每根竹子都刻着被禁毁的典籍,竹节处结着饱满的竹实,剥开外壳,里面竟是用竹纤维织成的书页。老者的虚影渐渐与竹林融合,化作最粗壮的那根竹子,竹身上刻着“藏之名山,传之其人”八个字,在海风中轻轻摇曳。
万卷崖的石书突然完全展开。崖壁上露出无数洞穴,每个洞穴里都藏着书卷:有甲骨堆叠的“史”字,有青铜铭文组成的“子”字,最深处的洞穴里,悬着块巨大的活字印版,印版上的“集”字正在发光,照亮了洞壁上的题字:“惟殷先人,有册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