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吃绿豆发糕的萝卜丝 作品
第206章 秋姨娘的震惊(第2页)
凝露和药膜的主要原料,玫瑰、珍珠粉、南洋薄荷脑及其他辅料,约八两。
内外层锦缎包装及玉挑棒等配件约三两。总成本达到了二十一两银子。
卖价一百两,利润高达七十九两,利润率接近八成!
“利润确实可观,”姜绾歌对阿福分析道,“但成本还是偏高。尤其是这琉璃瓶和薄荷脑,占了成本的大头。
包装也可再精简些,贵妇们看中的是瓶子本身和效果,包装够雅致即可,不必过度奢华。”
接下来的几天,姜绾歌一头扎进了工坊和密室。
她与赵师傅反复试验,在保证瓶子美观度和通透感的前提下,找到了更廉价的替代材料来制作某些非关键部件,并优化了镶嵌金箔的工艺,减少了损耗。
对于核心的凝露配方,她通过多次试验,精确地找到了薄荷脑发挥最佳“清凉体感”的最低有效用量,成功将其用量减少了一半,大大降低了这部分成本。
包装也改用了更简洁但依然不失高雅的锦盒设计。
“东家,成了!”阿福拿着新的成本核算单,“琉璃瓶降到八两,原料降到七两,包装降到二两!总成本十七两!一套省了四两银子!”
姜绾歌看着账本上清晰的数字,满意地点点头。成本控制,是生意长久的核心。
利润空间更大了,意味着她有更多的资金可以投入到下一步的扩张和应对风险中。
正当琉璃工坊的订单如雪片般飞来,工人们加班加点赶制第二批产品时,姜绾歌的脑子又转到了醉仙楼上。
看着工坊里那些晶莹剔透的试验品——一些形状各异但品质稍逊、不适合装驻颜膏的琉璃杯盏,一个念头闪过她的脑海。
“琉璃宴?”秋姨娘再次来访时,听到姜绾歌的新点子,好奇地睁大了眼睛。
“正是,”姜绾歌拿起一个透明的琉璃高脚杯,又拿起一个浅碟状的琉璃盏,“姐姐请看,这些杯盏虽然不够完美做礼盒,但胜在晶莹剔透。
我们用它来盛装醉仙楼的招牌药膳和饮品,会是什么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