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东亚战争爆发
羲李干的办公室搬到了海参崴市,驻地在二道河机场。
这是远东地区最大的机场,级别为4e级,规模比内陆地区绝大多数机场都要大。
战争爆发后,本地区实施军管,这个机场也由民用转为了军民两用机场。
空军第2航空教导旅旅部就驻扎在这里,同时还有两个航空大队的歼-10d,是战场支点机场。
李干的驻地通常是跟着部队走,大多放在机场。
辽东省初立,未来的库页岛之战不可避免,这里的军事部署非常重要。
同时,李干还要为本地区的地方建设出谋划策。
把干办转到这里,无论是通讯还是位置,都是最为合适的。
这一天,李干根据老总指示,召集参谋班子开了会,制定了部队部署计划,呈递给老总批示。
李干在辽东北部摆了2个合成旅,调了2个武警机动师,沿着海岸线,由南往北配置,看住海岸线。
他给东部突击集群加强了2个中型合成旅,这是考虑到地形地貌的问题,中型合成旅比重型合成旅更加灵活。
同时,在东部突击集群身后建设了5个前线机场,放了6个陆航的强-6攻击机大队,一共是192架战机。
至此,整个东部沿海战场的部署完成。
至于西部战役集群,此时还在阿穆尔河中游,即哈巴罗夫州中部。
李干想撤回来,但是苏联那边强烈要求西部战役集群留下来,因为单靠政府军,挡不住强悍的远东叛军。
李干的态度是无所谓的,怎样都行。
本次出兵的目的已经完成,后续有什么回报,那都是属于意外之喜。
与此同时,南港造船厂、东海造船厂、北海造船厂同一天,分别下水2艘052B通用驱逐舰。
也就是说,在同一天,东大的造船厂下水了6艘7000吨级的通用驱逐舰。
实际上,该型舰的最大排水量已经达到了7700吨。
这是东大首型搭载了相控阵雷达系统、垂直发射系统,具备区域防空能力的驱逐舰。
建造速度之所以迅猛,得益于与西方各国签订的技术合作协议,原计划先造两艘试用一下,针对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再进行改进,最后批量建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