杆哥 作品

第202章 石油国有化,内战爆发(第3页)

东大在远东战争中体现出来的充沛武德,美苏都胆寒不已,更别说其他国家了。

李干不担心叛军,他担心的是法国人会介入。

法国人一旦介入,情况就会变得复杂起来,阿尔及利亚国民人民军当前的优势,搞不好会被逆转。

战争爆发后,巴黎方面频频在外交层面要求双方停火,但是话里话外是表现出对叛军的支持的。

西部军区司令杜普不是傻子,他若是没有得到域外国家的暗中支持,敢以一个军区的力量挑战整个国民人民军?

阿尔及利亚不是其他非洲小国,该国政府对军队掌控是非常稳固的,本土派官员队伍有很强的凝聚力,这是真正的底气。

艾哈迈德就在阿尔及尔空军基地。

他知道李干的能力,干脆拿了一份关键情报找到了李干,沉声说,“法国政府要求我们和杜普谈判,否则不排除武力干涉的可能。”

“我们是坚决不答应的,必须要把叛军消灭干净,这一点没有谈判的余地。”

李干赞善地点头,“这一次如果不进行雷霆打击,彻底消灭,以后类似的事情会层出不穷,受难的是五千万阿尔及利亚人民。”

艾哈迈德说,“没错,因此,我国明确指出,法国政府此举是对我内政的粗暴干涉,我们绝不答应,绝不接受。”

“但我们不得不做好法军武装干涉的准备,他们的两个航母战斗群已经开到了西班牙东部海域,距离阿尔及尔只有500公里。”

航母航母,又是航母。

什么地方有事,美国总统喜欢问,我们最近的航母战斗群在哪里?

他们首先想到的就是把拳头举起来,跟他妈成年人吓唬小孩子一样。

戴高乐时期的法国相对要好一些,戴高乐当总统的时候,宣布阿尔及利亚人民享受自治权,随即,阿尔及利亚宣布了独立。戴高乐的政策是务实的,受到广大第三世界人民的欢迎。

可惜,他人已故去,尽管法国政府的政策仍然有当时的影子,但在戴高乐改革失败后,法国回到原来的样子只是时间问题。

他们有整个欧洲最强大的舰队,试图用强大的海军力量给阿尔及利亚政府施压。

阿尔及利亚人民可不是泥捏的,当时为了争取独立,阿尔及利亚人暗杀过戴高乐,又怎么会害怕现在的密特朗。

此人执政风格鲜明,做事大开大合,颇有一些戴高乐之风。

和戴高乐一样,密特朗是明确反对美苏争霸的,他主张东西方对话,重视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关系。

但是在北非利益上,此人是寸步不让的。

甚至可以说,此人是现实利益主义者,所推出的一系列政策的目的是谋求大国地位。

失去了北非的法国,充其量是地区大国罢了,尽管是常任理事国。

军事上的退出,是不与全世界轰轰烈烈的民族独立解放大潮流作对,是加强与第三世界国家关系的重要举措。

但是经济上的占领,必须寸步不让。

这才是实实在在的利益。

一旦这些利益受到损害,那么就得上军事手段了。

福熙号航母、戴高乐航母组成双航母战斗群,逼近阿尔及利亚首都阿尔及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