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充满暴力美学的早期预警雷达(第2页)
年永达说,“技术理论是没有问题的,如果先搞双面或者三面相控阵,技术难度要低一些。”
李干拍板道,“那就先搞双面的,从2000公里开始,逐步递进。老毛子对我们放开了重工业领域的合作,抓住这个机会,结合舰载雷达来搞。”
顿了顿,李干说,“还有机动式预警雷达。机动式洲际导弹项目已经立项,我们不得不考虑一点,如果固定式雷达都被打掉了,我们靠什么来引导洲际导弹?”
“作为最后手段,搞机动式预警雷达非常有必要。”
年永达笑道,“李局长,你这是一口气给我们分了三个项目。我表个态,只要你大力支持,我保证完成任务。”
李干说,“我肯定大力支持,我会给你们编制单独的预算,不用怕花钱,能搞多快就搞多快。”
有了他的表态,雷达团队士气高昂,大家非常振奋。
什么叫做国之重器,早期预警雷达就是名副其实的国之重器。
如果说洲际导弹国家的长矛,那么早期预警雷达就是国家的眼睛。
美国海军航母战斗群的防空半径是500公里。
这个数字是怎么得出来的?
最关键的限制是,舰载预警机的最大探测距离是500公里,超出这个距离,什么都看不到,也就谈不上防空了。
苏联搞的图-22m3逆火战略轰炸机,采取可变后掠翼设计,最大突防速度高达2300公里。
猛地堆砌超音速飞机技术,老毛子疯了吗,并不是,而是他们没有别的办法。
就是要快,越快越好,速度越快,敌人的反应时间就越短,攻击成功率就越高。
看两家的导弹技术路线就能看出区别来,苏联追求高速、重型,美国追求隐蔽、精确。
两种技术路线,两种作战思想。
比如美国搞的捕鲸叉反舰导弹,战斗部不过200多公斤,而且是亚音速的,美国就搞了这么一款反舰导弹。
因为他们的主要反舰手段是舰载战斗机,对反舰导弹的需求非常的不强烈。
苏联的航母在美国航母战斗群面前那就是渣渣,在“打击美国航母战斗群”这个总牵引下,老毛子的想法简单直接——快、重、多!
他们的舰艇,动不动就搭载二三十枚重型远程超音速反舰导弹,甚至为了打击美国海军航母战斗群,专门搞出一款专门发射巡航式反舰导弹的核潜艇。
东大受苏联影响,此前秉承的也是超音速、重型的路线,因此有了yj-83,有了yj-12,这些都是弥补航母不足的措施。
当然,东大已经调整了路线,东西结合,取长补短,建立适合自己的军用技术发展路线。
李干把整个基地都转了一遍后,下令做一次开启测试,把探测目标对准了阿拉斯加地区。
美军在阿拉斯加部署了很多地下发射井,早期预警雷达对导弹的探测是非常关键的。
越早发现导弹轨迹,就越多反应时间,不管是反导还是疏散,都越从容。
从这一点来看,早期预警雷达是货真价实的国之重器、国防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