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大孝女(第2页)

到路边有农田大棚。

塑料薄膜上覆盖着前夜的雨水,农民正在卷帘通风。

“哎,走错咧,调头调头,格块是李灶村,我们要走风电桩子那块。”杨超跃回过神。

调头折返回去。

从大丰区,由国道开往县道的路段,有个老盐城羊肉汤馆子。

路边停满挂外地牌照的大货车。

司机们在老盐城羊肉汤馆子门口跺脚取暖。

“阳哥,快到王岗村,马上就到我家了!”杨超跃看着车窗外,语调带着几分颤。¨完. , ¢榊,颤. ,唔¨错/内.容′

熟悉的红砖房院墙,蔬菜大棚,以及打谷场。

水泥路面裂缝处长出野草。

有个放鹅的男人,挥竹竿赶鹅群过马路。

江阳把车停下,摇下车窗,嗅了嗅:“有股淡淡的海腥味。”

“这股海腥味,闻着就到家咧,越往滩涂走,味道越冲鼻子。”

杨超跃也摇下车窗,任由外头的寒风吹脸,兴奋得小腿都在晃动:“阳哥,你会不会游水,会的话,等刻儿带你去摸蛤蜊。”

“游水是什么意思?”

“就是游泳。”

“这个天气下海游泳,我怕被鱼吃了。”

“哦,对,昏头咧,数九寒天的,下海要冻僵呱。”杨超跃恍然道。

自己到现在也没学会游泳,夏天会在海滩抓沙蟹捣成酱,那时候的自己,个头还没现在高。

等待鹅群经过水泥路。

一个开着铃木摩托车,戴着工地头盔男人从旁边经过。

江阳没有多瞧。

这样骑铃木摩托车的农村中年男人,到处都是。

他挂挡起步,发动车子。

杨超跃却猛的僵住,微微歪头,视线盯着前面那个开摩托车的男人。

无比熟悉。

男人工地盔里面,露出一截毛绒帽。

是小时候,妈妈教自己织的。

穿着灰蓝色劳保棉袄,袖口磨破,露出发黑的棉花。

深灰色化纤裤。

破旧解放鞋,鞋底用自行车胎皮钉着防滑。

手上戴劳保手套。

围巾是用旧校服袖子改的,边缘留着‘大丰区第二中学’的刺绣字样。

是自己初中寄

宿学校发的校服。

不用看脸,光是看穿着打扮,就能认出是谁。

杨超跃无意识掐自己虎口,没让自己喊出声,抑制不住自己上扬的嘴角。

“怎么了,超跃?”江阳发现杨超跃的不对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