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q0DVg6 作品

第86章 诸葛秘术:卧龙策天(第2页)

这笔粮草,足够泰山黄巾食用两年之久。

而如今才过去了三个月,如今在泰山黄巾的大营中,至少还储存着七八万石粮草!”

“七八万石粮草!”

羊衜臧戒顿时眼睛一亮,呼吸同时变得粗重起来。

这可是一笔巨额财富啊。

袁家不愧是天下第一世家,果然是财大气粗,随便出手就是十万石粮草!

不过这白的粮食给那些蛾贼们吃,不是暴殄天物嘛

合该拿来,供养世家大族才对!

泰山世家与泰山黄巾原本便是相互敌对的关系。

且他们之间的矛盾,根本就无法调和。

因为泰山世家要的是将泰山郡的所有土地,都变成自己的私产,所有百姓都变成自己的家奴。

可问题是,他们又无法将所有百姓都变成自己的家奴。

因为泰山郡的土地,不足以养活泰山郡的所有百姓,所以注定会有大量百姓被他们驱逐离开。

而泰山黄巾,其实就是这些被他们驱逐离开的百姓组成的。

这些百姓要吃饭,要求活,就只能去抢夺世家大族的财产了。

袁涣在的时候,外有季秋的压力,内有袁涣以袁家资源调和双方,还能让他们达成短暂的合作关系。

可如今袁涣走了,季秋的问题也解决了,那泰山世家自然就没必要跟泰山黄巾继续保持合作关系了。

“袁曜卿也是世家子弟,他将此事告知我等,看来也是心向我等啊。

不出意外的话,那些黄巾贼,想来还不知道袁涣已经离开的事情吧。

我们应该抓住这个机会,趁其不备,一举消灭泰山黄巾!”臧戒捻着额下胡须笑道。

鲍信笑道:“臧公言之有理,不过此事不急,在此之前,咱们得先去联系一下诸葛郡丞。”

“联系他做什么,难道叔父还指望他会出兵相助不成

听说他重病缠身,都快要死了,此时只怕正在安排后事吧。

哪里还顾得上这些”羊衜皱眉道。

如先前郭嘉所说,整个泰山世家势力,原是由四股势力组成。

便是羊氏、臧氏、鲍氏,再加上直接掌控泰山郡官府力量的诸葛氏。

不过相比羊氏、臧氏、鲍氏三家的密切合作,诸葛氏却是从开始就对他们保持距离。

既不支持季秋入主泰山郡,也不支持他们联合起来对抗季秋。

始终是态度模糊,立场持中。

这般态度自然是引起了三家以及袁家的不满。

不过他们在探查了一番后,发现诸葛氏的家主诸葛珪已是重病缠身,到了弥留之际。

而诸葛氏在泰山郡的立足根基,便是诸葛珪。

只要诸葛珪一死,诸葛氏在泰山郡立刻就要被除名了。

此等情况下,诸葛氏没有精力参与他们的活动,倒也是可以理解了。

所以三家才没有跟诸葛氏直接翻脸。

但之后的所有行动,也不再通知诸葛氏了。

却不知如今鲍信却又为何突然想起来要知会诸葛氏一声了。

“那自是因为如今的情况,与先前已经有所不同了。”

“先前咱们是对抗季秋,这与诸葛氏没有切身的利害关系。”

“毕竟诸葛氏在泰山郡本来也没有多少产业,他们自是可以做壁上观。”

“但如今咱们可是要去清理泰山黄巾!”

“而一旦扫平了泰山黄巾,那便是一件大功!”

“但这件大功既不会落到你们的头上,也不会落到我的头上。”

“只会落到诸葛珪的头上!”

“毕竟他才是泰山郡丞,才是如今泰山郡名义上的掌控者。”

“那诸葛珪凭白获得了如此大的一份好处,岂能不拿出些东西来补偿你我”鲍信振振有词的说道。

而羊衜与臧戒听完后,皆是深以为然的点点头,认为鲍信说的很有道理。

这世上哪有只拿好处,不出力气的事情

连他们这种生来高贵的世家大族,都要没资格只拿好处不出力气,其他人自是更加不行!

……

奉高县城,诸葛府邸。

相比奢华的鲍氏邬堡,这里的环境无疑就要简朴很多了。

这一来是因为,此地并非是诸葛氏的邬堡,而是泰山郡丞的府邸。

这种主人会定期轮换的官员府邸,自然不会如家族世代居住的邬堡那般,被人精心布置并爱护。

而来则是因为,诸葛氏的门第,本身也不高。

诸葛氏的起源其实是在琅琊阳都。

据记载,汉朝时,有一葛姓家族从诸县迁至阳都县,因当时阳都县已有另一家葛姓家族,为作区分,这家从诸县来的便改了姓,取诸县的“诸”加在葛姓前,便成了“诸葛”。

后来诸葛氏逐渐发展壮大,成为当地的名门望族,西汉元帝朝司隶校尉诸葛丰,便是琅琊诸葛氏的成员之一。

不过诸葛丰之后,琅琊诸葛氏便再没出过两千石的高官了。

对两汉时期的家族来说,家中有没有两千石的官员,是个很重要的标签。

一个最低等级的世家大族标准,便是家中世代皆有两千石的高官。

而一个祖上出过两千石高官,但如今却没有两千石高官的家族,则被称之为寒门。

至于祖上从未出过两千石高官的家族,即便是再有钱有势,也只是地方豪族而已。

诸葛氏的情况,是诸葛丰以后再未出过两千石的高官,但两千石以下的郡丞、郡尉等官员,却出了不少。

所以他们虽然称不上世家,但在寒门中却可排在前列。

卧室中。

诸葛珪强撑着病体,送走了怒气冲冲的鲍信,然后将自己的两个儿子唤到床边来。

他其实是有三个儿子的。

长子诸葛瑾,今年十四岁。

次子诸葛亮,今年七岁。

三子诸葛均,尚在襁褓之中,只有两岁。

不过如今只有诸葛瑾与诸葛亮在他身边服侍,诸葛均则是随母亲待在阳都老家。

诸葛瑾是个沉默寡言的少年,一身青衫,带着浓郁的书卷气息。

他长得不算特别英俊,脸比较长,酷似驴脸。

不过身上却有股稳重宽厚的气质,让人不自觉的对其产生信任之感。

诸葛亮则是稚童打扮,扎着两个羊角辫,虽然年仅七岁,却已经长得俊俏非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