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 作品
第46章(第2页)
苏夏听得出来,那人说话没什么底气。
因为身后人在悄悄说话,她心里存了要打听的心思,便放慢脚步,竖着耳朵偷听。
通过他们的谈话,苏夏发现他们很多都是从隔壁县逃难到安阳县的,有少数是安阳县的百姓。
安阳县的县令不愿收纳难民,更别说开仓赈粮,同时县令还担心他们会扰乱安阳县百姓的心,所以逼得他们不能走官道,只能走山野小路。
这群逃荒队伍里有些人已经逃荒至少大半个月,因为县城不让进,无法补给,所以他们才会往村子和镇上走。
一来不会被官兵驱逐,二来还能用银钱换些粮食。
这样一来,倒是让原本消息闭塞的一些村庄也察觉到不好的苗头。
恰逢干旱,种不上粮食本就让人焦虑,这下又听说边关可能守不住,那还得了?
有些村民胆子大,顾不得其他,反正别人都逃了,也不差他们那点人,便连夜收拾东西也开始逃荒。
有些人不想背井离乡,更不信边关会这么容易就被攻破,想着这么多人都逃了,以后这里人少,他们正好可以捡个漏。